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林英丽让女儿学习音乐的初衷不为别的,只是单纯地去培养一种发现美的能力。她说:“我的教育理念中有四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要学习一门艺术,要参加一项运动,要有一个信仰,要有可以养活自己的一技之长。因为这些都不是短期的,而是可以陪伴孩子到老的东西。最初让她学艺术只是作为生活上的点缀,让她知道什么是美。只有当一个人会欣赏美的时候,他的生活才是富足的。”
记得今年7月份第一次采访蔡珂宜时,问她为何这么热爱音乐。她笑笑说:“因为音乐很美呀。就是让人听了很开心,很舒服,有时候会起鸡皮疙瘩,有时候又觉得暖暖的,像喝了一杯温水那样很舒服。”
11岁的孩子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去形容什么,她只是很直接地说出对音乐的感受,更多难以言喻的,她通过自己的音乐表达出来。
女儿在音乐上的天赋父母看在眼里,但小小年纪对于音乐的那种热爱和痴迷却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第一次跟蔡珂宜见面是在梅纽因比赛结束后,记者来到南洋艺术学院采访她的小提琴老师殷柯。从四岁开始教蔡珂宜拉琴,一路陪伴她参加各种比赛。殷柯说,她是一个十分用功的孩子,自我要求很高,做不好的地方会不断练习,直到拉好为止,对音乐十分敏感又非常热爱。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
一家三口对音乐的执着
问到关于拉琴的辛苦与挑战,妈妈林英丽都会落脚在同一句话:“这是她的选择”。她的选择意味着坚持不懈,不断付出,意味着哪怕面对再大的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去年开始,面对接踵而来的比赛和演出,妈妈发现珂宜睡觉时间不够,决定让她休学一段时间,通过上补习班的方式,更灵活地进行文理科目的学习。
专心备战期间,每天平均练习5个小时,蔡珂宜左边的脖颈上留着拉琴磨出的伤疤,深深浅浅的,总也好不了。皮肤敏感时,偶尔会沁出血迹。对此她也没太在意,只是笑笑说:“梅纽因比赛之前,大的疤里面长了一个小疤,然后大疤就脱了皮,小疤就长出来了。”
对于女儿的执着和一如既往,林妈妈也感到好奇。采访当天就出现了这样一段母女间的对话。
妈妈:“你既然选择了音乐,以后不管面临再大的困难都坚持不放弃吗?”
女儿用力地点点头,坚定兴奋地说:“Yes! Yes! Yes!”
妈妈:“为什么在台上拉琴可以让你这么兴奋?”
女儿:“因为我想在台上表达音乐,让观众感受到我的心情和想要表达的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就是要拉琴。”
妈妈:“演出完是什么感受?”
女儿:“拉完就很满足!”
妈妈:“有一天你拉完琴台下没有反应,没有掌声你会怎样?”
女儿:“我还是会继续拉,拉我准备好的曲子。不管有没有掌声,可以拉琴就很快乐!”
父母也不清楚女儿从小就有的那份对小提琴的笃定从何而来,但他们选择尊重和支持,让孩子可以尽量发挥自己的专长。蔡爸爸说:“发现女儿有音乐方面的天赋是一件好事,至于将来要走怎样的路,我不会规定她要做这个或那个,就让她的才能和恩赐来带领她吧。只要是做正确的事情,有一技之长,可以供给自己的生活。若是做她喜爱的东西,又能成为她的工作,那是个非常大的福气。”
对音乐的执着来自父母
在女儿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分工明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爸爸蔡岁池在餐饮业打拼十多年,作为家庭的经济后盾,在工作之余,喜欢花时间陪伴女儿运动玩耍,带她去旅行看世界。
妈妈林英丽主要负责培养女儿的音乐才能,平日里的小提琴课她都会陪着一起上。认真记下老师强调的重点,回家陪着女儿一遍遍练习。还经常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乐曲中所要传递的情感编成孩子熟悉的故事讲给她听。林妈妈说:“我有时会自创歌词放进她要拉的曲子里面。有些画面感比较强的,我就跳给她看。讲故事的话比如在拉《冬》中高潮刺激的部分,我就跟她讲猫追老鼠的故事,让她感觉到那种紧张。有时讲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两个人就笑翻在地上,这样的过程很享受,很好玩。”
梅纽因小提琴冠军蔡珂宜父母是人生的调音师蔡珂宜和妈妈林英丽喜欢在家玩音乐。
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女,也许蔡珂宜对于音乐的执着与热爱的缘由,一部分体现在父母身上。母女俩私下透露爸爸蔡岁池年轻时曾参加过教会诗班,对声乐很感兴趣。由于他是理科背景出身,更在意音高有没有达到,对于音乐的准确度有很高的要求。 妈妈林英丽来自马国新山,七岁接触钢琴,但并没有很用功练习。直到高中一年级,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里看到新加坡钢琴家萧奕庆在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瞬间被吸引,她回忆说:“当时我就被他弹奏的旋律震撼到了,从来没想过钢琴可以发出这么美妙的声音。从那时起就好像忽然间开窍一样,非常努力地练琴。到高三独中统考前,我妈妈会来阻止我说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弹琴,要专心准备考试。”
她当时就立志要考进音乐学院。经过一番刻苦与努力,最终如愿以偿到英国学习音乐,也就是在同一座城市,她认识了蔡爸爸。
立本为先 才干是扩音器
因为有着相同的信仰,夫妻二人在孩子的教育上秉承着相同的理念。采访中,蔡爸爸一直强调的一句话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身、心、灵、个性方面都要很健康。一个人哪怕再有才干,身心灵的健康是本,才干能力是扩音器。如果你的本不好,你的才干再好只会把恶的东西放大。若是本性好,才能借助才干把好的价值观传达出去。所以本一定要对。”
生活中,蔡岁池是个既严又慈的父亲。他说为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如果要孩子看书,那么自己也要看。你看了,他自然也会看。还有就是要为孩子立界限,教他们做人的分寸。太纵容,孩子就会没有节制。太严厉,有时会起反作用。尤其在网络时代,要懂得如何控制他们对于手机的使用。分享自己的把控方式,他说:“主要是看需要。看她一天的表现,如果任务都完成了,在休息的时候可以给她玩一下。”
采访间隙,女儿会不时跑过来请示:“爸爸我可以玩一下手机吗?”“爸爸我可以看一下YouTube吗?”。只有听到爸爸说出“可以”的回复后,她才敢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