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西南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传唱着不少古老的民歌。
随着时代的前进,文明程度的发展,产生于农耕时代的民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的在乡野间几乎成为了绝响,幸而一些有识之士对这些濒临灭绝的歌谣进行挖掘、保护、整理,使之重新焕发了光彩,成为了声乐史中的奇葩。成武民歌——“包楞调”就是其中一个。
在“包楞调”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发扬光大上,有一个人不能不被提及,如果没有他“三顾茅庐”式的采访,我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听到“包楞调”,或许也早已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这个人,就是魏传经。
魏传经,成武县党集乡张石店村人,1931年3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成武师范。在校期间,他的文艺才华使他崭露头角。毕业时,他是全校唯一一个被团县委推荐分配到县文化馆的学生,从此他便与文化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6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文件,部署全省的民歌收集工作。县里把任务交给了文化馆,文化馆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魏传经。在接受任务后,魏传经就自带干粮,徒步走遍了当时全县的十个人民公社,走访了几百个村,但是收获甚微。
“三访”周金英
1962年春,在深入走访和调查中,魏传经听大田集公社的几个社员说,小程楼村65岁的周金英大娘会唱“小曲”(当地群众称民歌为小曲),听到这个消息,他简单准备了一下,就兴冲冲地从县城步行赶到了周金英大娘的家中,也许是太急躁了,魏传经见到周大娘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会唱小曲吗?”,周大娘一楞,随即说:“我不会唱小曲,让你白跑五十里。”魏传经失望了,难道社员反映的情况是假的?在回去的路上,魏传经不断的思考着,周大娘真的不会唱小曲吗?不,很可能是由于自己急于求成,见了面开口就让人家唱小曲,未免太冒失,有些失礼。再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看,中国刚经历了文化思想方面的一些运动,大娘可能存在思想顾虑。于是,他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搞个水落石出。又隔了几天,魏传经第二次步行到了周大娘家。这次,他吸取了教训,开头没有谈民歌的事,只说自己因工作路过这里,顺便看望一下大娘。在闲谈中,魏传经有意识的简介了一下文化馆的工作,并说文化干部会唱歌、唱戏、唱小曲。周大娘笑容满面,说:“那好,会说会唱的干部群众都欢迎!”于是,魏传经便将自己在省艺术馆学到的聊城民歌《对花》、乐陵民歌《大实话》、日照民歌《四盼》等唱给周大娘听,在唱的过程中,魏传经注意观察了周大娘的神情,发现她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地打着节拍,这说明周大娘是懂音乐的。于是,看到火候差不多了,魏传经再一次请周大娘想一想,是不是知道和听唱过小曲,这次,周大娘没有拒绝,她告诉魏传经,旧社会走村串户唱琴书、唱花鼓和“担经”的善人都会一些小曲。魏传经大喜过望,恳求大娘:“你老人家还记得几句吗?能说上几句也好。”周大娘点点头,愉快地说:“好!让我想想。”很快,隔了几天,魏传经第三次步行到了周金英大娘家,刚一坐下,老人就欢快的唱出了《包楞调》。头一次听到这么欢快、流畅、婉转的曲子,魏传经一下震惊了,周金英大娘还说:“老艺人李师傅当年用古筝演奏的 《包楞调》曲子,更为动人。”魏传经意识到,这将是全县民歌收集中的一个惊人发现。由于当时没有录音机,而且自己的记谱能力有限,他干脆跟着周大娘一字一句的学唱了下来。回来后,他又自唱自记了一番,总感觉曲调不太准确,韵味跟周大娘唱的还有一些差距。于是,他找到了成武一中的音乐老师孙啸天,两人一块骑着自行车又赶到了周大娘家,重新把这支曲子及歌词记录了下来。
《包楞调》的起源之谜
《包楞调》作为一首花腔民歌,它的起源受到不少人的关注。据考证,《包楞调》一说起源于“担经调”。历史上的成武,庙宇众多,至今,境内仍有天宫庙、孙庙、孙寺、桃花寺、白浮图等以庙宇或佛塔命名的乡镇和行政村,至于小型的寺庙更是数不胜数。旧社会,这些寺庙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庙会,在庙会上,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在烧香捐资还愿的同时,一些农村老太太或年轻妇女还有“担经”的习俗,“担经”又称“担经挑”、“担花篮”,表演中,每组四个妇女,也有一人或多人的,她们身穿花衣,肩挑以竹片制作的经挑,经挑约五尺长左右,经挑两端分别饰以布或绢制作的花篮和鲤鱼。三人表演,一人打竹制的经板,也有不打经板的直接唱的,在经板声中,表演者以佛经内容或自编的歌词为唱词,以教人学好向善,曲调有的是自编,有的来源于地方民歌或戏曲等。在庙会上,“担经”往往是最惹人注意的一景。旧社会,民间有不少人会唱“担经调”,随着社会的进步,庙会不再兴盛,“担经”这种表演形式也衰落了,会唱“担经调”的也越来越少,但民间也不乏会演唱者。二说起源于青山道士。据魏传经老人说,当年周金英老人介绍,她所学到的《包楞调》是一个行走在乡间的民间艺人叫李师傅的教授的,由于当年周金英老人热情好客,又喜欢戏曲,李师傅就将《包楞调》曲子教给了她,同时,李师傅还把自己的师承告诉了周金英。在距离小程楼北面五十多里的地方有个青山寺,李师傅就是跟青山寺里的一个道士学到的,而且这是道士的师爷传下来的。据魏传经老人分析,《包楞调》起源于成武民间是事实,在庙会发达的清朝中叶,有可能这名精通音律而且具有极高文学修养的青山道士在庙会上听到了进香的人演唱,于是,他对此加以整理和艺术创作,就出现了《包楞调》中那些大段的唱词,而唱词有64段,也暗合了道教的八八六十四卦之意。之所以叫做《包楞调》,是因为曲子的结尾有“紧包楞”的衬词,而“紧包楞”在当地方言中是紧紧相连的意思。可以说,《包楞调》是人民大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民歌史上的艺术奇葩
民歌,世界各地都有,歌词各不相同,而能和《包楞调》歌词的艺术性相比的,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包楞调》的唱词题目是由“晴空明镜、松峰凤鸣、星亭清静、景动风轻”这首诗组成的。
首先,从诗的方面说,这首四言诗艺术价值就很高,诗中的每个字几乎都与其它的字合辙押韵,而且富有音乐的美;从这首诗的文学艺术上来说,它的意境就很高,湛蓝的夜空、明月如朗镜高挂,长满松树的山峰上有鸟儿在清脆地鸣叫,星空下,半山腰的小亭子静静地迎着夜空清风的吹拂,美景一时如在眼前,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