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十八只狗狗演员中,年纪最小的只有二三个月,年纪最大的狗狗主演“大黄”在拍摄时已经十岁,算是“老戏骨”了,此前拍过四五部电影,但最早前,也曾是一只流浪狗。除了“大黄”,其他小狗都是从菜市场一只一只救回来的。
这些狗狗们的性格脾性也不同,比如“八筒”的幼年主演“小九”,是剧组的团宠,它的特长是毛茸茸和惹人贴贴,总是在人们的怀里撒娇;而青年“八筒”的主演叫黄逗,是一只很敏感好动的小狗;片中负责游泳和追光戏份的狗狗叫黄妹,特别胆小怕人,开始见到人就会失禁,训犬团队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才帮它脱敏,开始喜欢跟人一起玩,它最喜欢玩水,对移动的光斑感兴趣,最后出色完成了戏份。
电影杀青后,“大黄”结束了“演员生涯”,开始安享晚年。其他的狗狗,在电影开机之前就由工作人员做好了领养资质审核,杀青后便被各自领养者带回了新生家庭。
另外,电影《龙马精神》里的“赤兔”马,也面临一样的问题。该片导演杨子透露,通过几个月的拍摄,成龙和“赤兔”处成了真正的家人,成龙从开拍就一直在问“赤兔”最后的归宿,甚至自己到处联系,最后把“赤兔”送到了全中国最好的马场,一人一马戏里戏外的情谊都十分感人。
【延伸对话】宠物陪伴“走”出家,带来更多情感补充
“随着养宠家庭数量激增,很多人变身为’铲屎官’,宠物逐渐成为家庭一分子,同时很多人也不再满足于在家里养,开始向社会有了更多延伸。伴随着的是,各类与宠物关联的友好空间,也在逐步开放。”知名宠物行为专家、全国宠物友好联席会议联席秘书长吴起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感慨表示,还记得2015年他就在南京和成都组织过“携宠观影”,当时还是有一些难度的,规模和数量也有限。而这次《忠犬八公》上映,很多一二线城市都有携宠观影活动,呼声高,参加的家庭多。
吴起告诉记者,他曾探班过《忠犬八公》拍摄,其中的中华田园犬和故事都很贴近生活,容易戳到观众内心的情感深处,“同时,在家与在电影院看,又有很大不同,在影厅空间里,一群狗狗与主人们在一起,增强了体验感,主人所获得的共情共鸣量更大,主人在心理层面的情感释放也更多。”
记者注意到,这些年,“带着宠物参加活动”较为多见,比如带着猫狗自驾游、与猫狗一起户外瑜伽,租宠物推车带宠物逛街,等等。
在吴起看来,随着“含宠量”提高,从在家里养,到带它们出行、运动、观影、逛街、露营等等,这种变化和开拓都说明宠物的陪伴和互动已经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陪伴带来了更多的情感补充。另外,如今家庭所养宠物的种类也多了,除了猫狗,还有兔子、仓鼠、蜥蜴、乌龟等等,马这类大型的也有,一二线城市居民也热衷与在郊区养马骑马。
“最根本的原因是,宠物与人之间是有回应的,养宠物最核心的部分在于情感。”吴起表示,年轻人选择养宠物来释放压力,一些老年人通过养宠物来获取陪伴和温暖。同时,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不再限于家里的陪伴,于是一些社会设施也在逐步向它们开放,这些都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体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