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尹凤民背着电影设备。(翻拍于报纸)闫姣 摄
“电影来啦!尹叔叔放电影来啦!”架放映机、检查胶卷、调试音响……一切准备就绪,尹凤民摇动放映机,发出“吱吱”的声响。
出生于1966年的尹凤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三仓乡平头村人,从20多岁到如今已年逾五旬,他游走于白龙江畔深山村寨30余载,为村民们带去了近万场电影。
30多年前,西北农村鲜有其它娱乐活动。“乡村电影”的出现打开了农村新世界的大门。盘腿围坐于晒谷场上的农民们,在电影里看到数十层高的楼房,一辆接一辆的汽车,还有摇一摇拿在耳边就能听见声音的电话……一切陌生而又新鲜。
近日,记者来到了尹凤民在城区的出租屋,屋内陈设简单,推门进去一眼就能看见斜对面的桌子上重叠摆放着的三个老旧音响。他跟记者描绘起30多年前在乡村放电影的场景,“很多村民翻山越岭走两三个小时,有些顾不上吃饭就跑来看电影。那时放的《月亮湾的笑声》《地道战》《朝阳沟》等影片,观众几乎场场爆满。”
放电影是个辛苦活,需背着七八十斤的设备在烈日下走一天,“经常走到半路就头晕目眩。”尹凤民说,有一次他从武都区电影公司租了胶卷,坐一辆三轮车,走了120多公里山路,到村子已是凌晨一时,但村民们仍围着火堆等他。“虽然辛苦,但这更坚定了我坚守乡村电影的决心。”
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影业步入低谷,尹凤民电影队的放映员先后转行,尹凤民变卖家产,虽债台高筑,但他坚持为村民们放电影。
随着农村年轻人员外出务工潮流的兴起,“乡村电影”渐冷。农村观众由当初的七八百人,后来仅有五六人观看。于是,尹凤民决心推动“广场电影”。2014年,他从乡下搬至城区,在离河边的广场不远处租了一间屋子。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当地政府的资助,尹凤民播放电影的设备日渐改善。今年,尹凤民自掏腰包添了些钱,将多年挂电影幕布的“木架子”修建成“铁架子”,焕然一新的设备吸引了更多“电影迷”。
现年44岁的当地民众刘四平从6岁起,就和伙伴们组起了“影迷团”,他说,“电影里的场景深深吸引住了我,自小我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到城里生活,很感激尹师傅能坚持将山外的世界带给我们。”
30多年来,尹凤民见证着中国电影一步步演变,“看着放映员们从肩挑、板车拉到用电动三轮车载电影设备;电影也从黑白、彩色到数字;影片也从《地道战》变成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等,电影的世界更加精彩。”
流程简单了,影片多种多样了,但尹凤民和大批“老观众”却觉得,只有用“旧机子”放“老电影”,才有看电影的感觉。他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帮助,用老机子、胶片放电影,既能“安放”一代人的青春和回忆,又能让当下的小孩了解昔日的乡村,了解电影发展变迁的历程。(闫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