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运动虽然不似曾经的那样风靡,但是有关呼啦圈的各种传言仍不断流传,比如说转呼啦圈可以造成内脏损伤。
这个流言是假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呼啦圈运动、内脏及其所在的胸腹腔和胸腹壁的解剖有所了解。
现代呼啦圈出现在1957 年的美国,源自美国土着民族舞蹈使用的圈类器材。由于呼啦圈运动可参与性强,老少咸宜,一经推出很快得到人们普遍喜爱。制造商于1958 年开始大量生产,促使这项运动很快风靡美国,并很快席卷全球。最热潮时作为主要制造商之一的卡隆公司每天就生产5万支呼啦圈供应市场需求。
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这项运动的热情逐渐冷却。但是,相关话题却仍时时被提及、流传,比如转呼啦圈可以伤害内脏,转呼啦圈能帮助减肥等。
呼啦圈一般分为直径71厘米的儿童型和直径1.02米的成人型;同时根据材质和重量又可以分为普通型和加重型。
哪些肌肉参与转呼啦圈运动?
呼啦圈可以放置在腰部、四肢或颈部,依靠人体不断扭动的力量维持呼啦圈的飞旋。以腰部旋转呼啦圈为经典模式,人们按着一个方向不停转动髋部,人体躯干进行一个以脊柱为轴心的纺锤样旋转,来维持呼啦圈的旋转。
转呼啦圈这种运动几乎涉及全身所有肌肉和关节的运动。运动幅度最大的是髋关节和脊柱,动力主要来自躯干和臀部肌群的运动。
腰部、背部主要参与肌群包括浅层的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和臀大肌;深层主要包括腰部的腰方肌、腰大肌、腰小肌,以及腰臀部的臀小肌、髂腰肌、髂肌等。躯干前面的肌群主要在腹部前外侧壁,包括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
其他颈部、下肢和上肢的运动依赖各自局部的相应肌群,这些运动主要是配合髋关节和脊柱的运动,以及保持身体运动的平衡和协调。
一位50 千克体重的女性进行30 分钟连续不断的呼啦圈运动通常可以燃烧大约165 卡路里的热量;一位70 千克体重的男性30分钟大概可以消耗200卡路里的热量。大致相当于以每分钟40米至50米的速度的游泳运动或跳绳,也就是相当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见,呼啦圈运动强度适中,并非什么剧烈运动。
人们通常担忧的、转呼啦圈可能会损伤到的所谓内脏是指位于躯干内的器官和组织,它们主要位于胸腹腔内。
胸腔后部有胸椎、前部和两侧有胸骨和肋骨围成一个桶状空间,这个空间与胸壁相对是隔离的,胸壁肌肉的运动不会影响胸腔内部的变化,因此肌肉运动的力量不会造成器官的损伤。胸壁的骨性结构又可以为胸腔内器官提供确实的保护。
腹腔后部有腰椎和强有力的肌肉筋膜,而前外侧没有骨骼结构保护,仅有软组织结构,因此是人体的“软肋”,容易受到外部暴力的冲击和损害。但是,腹腔与腹壁同样是相对隔离的,腹壁肌肉的运动也同样不会对腹腔内器官造成损伤。
转呼啦圈会损伤内脏吗?
转呼啦圈主要是躯干和髋部肌群协同运动来不停扭动臀部和躯干,以及颈部和四肢肌群关节协调参与的全身性运动,运动强度只有与慢跑、跳绳和中速游泳相当,并非剧烈运动。
另一方面,从解剖和功能关系上看,胸腹壁内的肌肉和胸腹腔内的器官组织是相互隔离的,内脏组织受到胸腹腔的保护,通常不会受到肌肉运动力量的影响,更不会造成损伤。
即便是像具有宽松和长系膜和韧带的胃和大小肠,以及卵巢输卵管等器官在剧烈运动时偶尔可能引发扭转,也是所有剧烈运动所共同具有的,并非转呼啦圈所独有的损伤。
人们常常担心的所谓内脏损伤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内脏下垂。事实上,内脏下垂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组织机构特点的影响,与转呼啦圈等运动无关,而且事实上像转呼啦圈等运动还可以锻炼和强化腹壁组织,有利于预防和改善器官下垂。
综上所述,无论从理论或者实践上来说,转呼啦圈造成内脏损伤的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