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社会关注>万象>正文

开局一片沙漠,现已“金山银山”,从塞罕坝看中国如何创造绿色奇

2022-10-14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京百家 点击:

分享到: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单劼 张蔚蓝】在6月5日举行的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主题再度展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成为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决心。说到构建生态文明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就不得不提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塞罕坝”,这片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经过三代人五十余年的坚守与发展,现如今已实现18.3万吨造林碳汇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挂牌出售,全部实现交易可获利1亿元以上的“反转”,上演了现实版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日,《环球时报》采访新一代塞罕坝林场青年,听他讲述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如何创造

2016年毕业于张家口河北北方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张将来,毕业后就来到了塞罕坝,现在下河边营林区担任营林区主任一职。说到自己初到塞罕坝的感受时,张将来坦言,从自身的不易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辈塞罕坝人的艰辛。

“参加工作第一年的那个冬天,在零下20多度的阴坡里,即便戴着最厚的手套,依然觉得手指麻木,冷风吹在脸上,让人喘不过气来。17年第一次参加造林工作,即便到了五月,大中午也能忽然下起雪。被蜱虫咬伤,伤口流脓,胳膊肿胀甚至无法弯曲。但想到老一辈务林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几十年如一日的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如果自己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真是丢人。”张将来说。

经过三代人五十余年的“战天斗地”,张将来坦言自己来到塞罕坝时,工作内容和性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老一辈已经给我们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向前,时代在变,林场的任务也在变。从荒山造林到生态育林,从提供原生木材到提供生态产品。”张将来介绍称,目前,塞罕坝已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建成了林火视频监测系统、无人机监测、红外探火雷达、雷电预警监测系统等高科技防火体系。新一代的塞罕坝青年也正主动学习,用科学技术引领塞罕坝绿色事业的发展,争取在塞罕坝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业。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从1962年至2020年年底,塞罕坝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82%。林木总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万立方米。塞罕坝的百万亩林海,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份来自中国林科院的评估资料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一百多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在塞罕坝人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努力下,大自然也开始回馈给塞罕坝巨大财富。

对于塞罕坝所上演的绿色奇迹,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首席专家李俊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在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方面做出很多努力。这其中既有政策支持,也有科研创新,所取得的成绩十分醒目。这背后是近些年来,国家在生态系统修复方面下大功夫的体现。“比如建立统一的生态系统观,把山、水、林、田、湖、草各个自然资源要素,和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各类生态系统纳入到一起,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修复。将当地实际情况和政策结合起来,达到人和环境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和谐的生态修复新阶段。”李俊生说。

塞罕坝的成功修复只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范例,公开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以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为目标,先后实施6项国家重点修复工程。其中,长江和珠江流域防护林工程在南方地区抵御洪水和减少水土流失中发挥重要作用;天然林保护工程已经显现多项效益,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洪水风险,以及预防与森林砍伐相关的其他自然灾害;退耕还林工程主要针对丘陵地区的农田,是世界上规模和投入最大的生态修复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土防沙,减少京津周边地区沙尘天气;退牧还草工程,抵消过度放牧的影响,提高草地生产力。这些项目总共覆盖中国44.8%的森林和23.2%的草原,促进了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极大提升全国的植被状况。

在张将来这样的生态文明践行者看来,塞罕坝奇迹的创造,以及将“绿色”作为一项事业去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张将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正是因为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做支撑,林场的创业者们没有被寒冷和荒凉所击垮,没有因为物质匮乏和生态脆弱而退却,几代人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才创造了塞罕坝奇迹。只有像塞罕坝人那样,把个人前途与林业事业、个人选择与祖国需要、个人追求与人民利益紧紧连在一起,才能在奋斗中追求人生幸福,实现人生价值,“塞罕坝60年的沧桑巨变,正是证明了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李俊生也认为,庞大的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的成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优势的深刻体现。我们国家的生态治理和修复工程,有利于治根治本,而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国家推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的重大工程,根据不同的区域的地域性特点进行分区规划,精准施策。此外,我国从对陆地生态极其看重,转变为现在将整个山、水、林、田、湖、草的治理提升到战略层面。比如,长江禁渔,多省市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高质量发展等,都体现从长远利益出发。再者,从资金层面,国家也不遗余力地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工程。

李俊生同时指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系统保护程度越来越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也越来越主流化,中国在生态保护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绿度增加是最高的,成果也最显著。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不断恶化的全球挑战之下,中国一直用实际行动,展现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和大国担当。很多国家也在学习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很多经验,这体现出中国经验和成果的示范作用。”

Copyright © 2021-2024 JINGBAIJIA.CN 京百家 版权所有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京ICP备170009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