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表面上看,著名作家刘震云的新作《一日三秋》主角是一对父子,但如果你已经拿到了书读上了一部分,就会对书中另一位人物也相当感兴趣:花二娘。根据刘震云的设定,这是一位年纪已经超过3000岁的民间传说人物。她看似只出现在人们口中或是梦中,但又引导着故事的发展……
这其实是刘震云刻意为之。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以擅长讲故事著称的大咖坦言,以“花二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结构交织,正是自己这部新作的得意之处。
《一日三秋》里的“花二娘”其实是一个在延津人梦里活了3000多年的妖怪。“她喜欢听笑话,所以找上了幽默的延津人,每天随机进入一个人的梦里,让他讲笑话来听。讲得好,奖励一个柿子吃,讲得不好,就变成一座山,把那人压死。现实里的症状,就是心肌梗死。”
在刘震云描绘出的故事里,它总是出现在延津人的梦里、想象中,但它就这样给人的某些指引又影响了主角们的行为。就这样一虚一实相结合,《一日三秋》的故事得以接着往下讲。刘震云说,表面上看“花二娘”是虚构的一条线,但她足以照进现实。这样的虚实交织的结构,刘震云觉得正是《一日三秋》的得意之处。
“好多作家都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真正考察一个作家的是他的结构能力,更重要的是认识能力和思想能力。”刘震云说,自己一直认为文学的潜台词是哲学,“作品能不能一以贯之地撑起来,不是看作家的语言能力和叙述能力,而是考验他的思想能力和哲学能力能不能闪现。”
每个作家写新作时都应是“初学者”
就像足坛名言“最好的进球永远是下一个”一样,不少作家也表示“最好的作品都是下一部”。当记者跟刘震云提及此时,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表示在自己看来,作家在写当下这部作品时一定是倾尽全力,运用了他对文学、生活的理解,以及文学和他自己生活之间的关系,“他一定把自己十八般武艺全部拿出来了,一定是觉得这个小说是好的。”
刘震云说,但如果一年过后,还觉得这本小说好,“那你肯定没有进步。”刘震云直言,总是想下一部作品要比上一部作品要写得稍微好一些,“那是因为你在写作间隙中,你自己的营养,跟生活的纠缠是不是进步了一些?”
“我有时候谦虚地说,我是一个初学写作的。这是因为面对每一个新作品,你都是陌生的,你就应该写这个作品时就是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