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中新社吉隆坡5月31日电 题:刘震云:思考成熟后,会写不“躺平”的都市年轻人
中新社记者 陈悦
带着以自己故乡河南延津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一日三秋》,中国作家刘震云来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书展,并于29日和马来西亚作家许通元对谈。
刘震云的访谈,是第40届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之一。此次是中国首次在东盟国家国际书展上举办主宾国活动。
在异国他乡的吉隆坡,刘震云还遇到了自己的“老乡”——几位来自河南封丘的读者。刘震云向其中一位“老乡”承诺:未来,等到思考成熟了,自己会写一部以大都市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在很多读者的印象中,刘震云的小说离不开河南,离不开“有黄沙也有盐碱”的故乡延津。从早年的《塔铺》到《一句顶一万句》,再到最新的《一日三秋》,虽然风格有所演变,但跃然于纸上的都是延津这座小城中普通民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刘震云自己也说,对一个作家而言,从故乡落笔是因为“所有作家一开始都会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其实在刘震云创作早期,他笔下也曾有过《一地鸡毛》《单位》,塑造了生活在大城市中的青年——“小林”。
在书展上和读者的对话中,刘震云说,现在很多人形容中国“90后”“00后”年轻人“躺平”,但自己并不这么看,“没有人是躺平的,躺平了怎么生活呢?”刘震云眼中一个不“躺平”的例子就是“外卖小哥”。“这是唯一一个跑着上班的职业”,“他们在拼了命奔跑工作”。
“作家要关注民族的历史、当前和未来。”在和许通元的对谈中,刘震云说,一方面作家要关注生活,一方面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艺术穿透力,“缺一不可”。
思想和思考,是当天对谈中,刘震云反复提及的两个词。
近年来,刘震云的作品成为影视改编的热门。对谈中言及于此,刘震云笑着说,“因为我写得好”。他表示,小说的观赏方式和影视是不同的:小说的阅读形式如两人在灯下谈心,可以展现深刻的内容;电影是“许多人一起看”,“这决定了它必然是大众的艺术”。
刘震云还说,在世界各地,自己被问到最多的是“你为什么那么幽默”。刘震云认为,幽默的第一层级是语言的幽默,再往上则依次是细节的幽默、情节的幽默、故事结构上的幽默,最高便是“道理上的幽默”。语言的幽默在翻译时可能会受到限制,但“道理上的幽默”可以冲破国家、民族的局限性。
对马来西亚华人读者而言,刘震云的作品没有语言上的隔阂感。书展期间,无论走到哪里,刘震云都能收获很多当地读者的热情。身为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阅读推广形象大使的刘震云也特意邀请马来西亚读者今年6月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继续文学的对话。
一位马来西亚年轻读者对中新社记者说,对当地年轻一代华人而言,中国大都市生活也许更具亲和力,很期待刘震云思考成熟之后以大都市为背景的新作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