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西安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的现场表演。 党田野 摄
中新网西安6月6日电 (记者 党田野)“通过网络直播,我们的表演能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看到,这是老一辈们无法想象的。”西安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主管齐兴峰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直播不仅能让非遗传承人获得网友“打赏”,提高收入,更使得一些优秀的非遗传统文化融入流行元素,从而更好地传播出去。
当日,《陕西非遗数据报告》(简称《报告》)在西安发布。《报告》称,2022年,64%的陕西非遗主播获“打赏”支持,获得的金额与获赞数同比增长100%和215%。其中,秦腔、老腔、眉户、线戏、汉调桄桄等陕西戏曲,是当地特色戏曲剧种中获得“打赏”金额的前5位。
近年来,随着直播、短视频的兴起,秦腔、陕北民歌、商洛花鼓等陕西非遗,也借助网络平台屡屡“出圈”。《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57万场,用户观看3185万小时。仅过去一年,陕西地区非遗直播超24万场,共6.5亿人次观看。
记者了解到,通过直播进行特色文化展演,借由“打赏”扩宽创收渠道,已成各地非遗“自发造血”的方式之一。
在抖音举办的“非遗主播沙龙”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李彪表示,“Z世代”用直播“打赏”进行文化消费,地方戏曲、民乐从业者切实获得收入,小众非遗项目由此跨地域打开市场,获得经济“活水”,激发产业活性。
汉调桄桄是流传于陕西省汉中市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多年来,随着观众减少、剧团解体,汉调桄桄也面临着传统剧目、表演技艺即将失传的窘境。“目前,从事汉调桄桄演出的青年演员全国不到60名。”汉调桄桄演员李雅芝称。
“穷则思变”,在剧团的鼓励下,23岁的李雅芝开始探索如何运用网络“抢救”这门传统戏剧。几年来,通过在抖音等网络平台上演绎武旦、花旦身段,科普相关知识,李雅芝成功让大量观众开始关注这门传统曲艺。还有一些青少年被她分享的内容吸引,产生参加汉调桄桄社团的兴趣。这些变化,让李雅芝坚定了自己“触网”的决心。
“各地非遗技艺传承的根本在人,观众通过点赞、‘打赏’等方式主动参与非遗的关注与保护,主播不断焕新表演形式、升级作品形态回馈观众,这些都能带动非遗项目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称,无论是直播“打赏”,还是线上“带货”,都能为非遗传承人实现市场增收,如此才能激活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非遗项目代代相传。
冷凇认为,不仅要让小众非遗借直播、短视频走出乡野,更要改善各地从业者的创作、生存环境,让他们在传艺之路上更有尊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