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记者 柳青
由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不断成长、快速扩容。昨天下午举行的“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上,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该联盟累计展映46个国家91部影片,这些来自多种文明背景的影片殊途同归地体现了跨文化传播的特性,它们的共同点是在个体命运中寄予人文关怀。
这份名为《“一带一路”主题国际电影节展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实践为例》的报告指出,“一带一路”电影周和电影节联盟巡展机制,在五年里持续地发掘了许多难以在其他电影节平台上看到的优秀电影和电影人,突破了逐渐审美固化的文化圈层。最显著的例子是通过巡展走出去的中国电影中,少数民族题材的比例达到31%;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带进来的电影,则有诸多来自中亚、东南亚、非洲和中南美洲等电影工业边缘之地的作品,这些影像不仅展示了“别样的人生,别处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表达的层面,探索不从属于好莱坞或欧洲的、电影的“民族美学”。
带着观众把认知的边界不断向未知的外圈推延
作为“一带一路”电影周终评选片人,电影史学者石川感叹,“一带一路”国家的地理分布十分广泛,北线从中亚到中东,再到南欧、中东欧,南线从东南亚到南亚,再到非洲、南美洲,涉及国家的宗教、语言、习俗、生活方式极为驳杂。然而即便如此多样化的文化和文明之间,共情仍然是可能的。比如,2021年参展的老挝电影《南俄湖畔的道别》,讲述老挝农村某地,土地被开发商收购造工厂,村民为此陷入选择困境,他们既向往现代化,但也不愿失去传统的生活方式。他由此体会:“人们对现代化的体验是似曾相识的,能找到共同语言,只是有早晚的时间差。”“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展映,带着观众把认知的边界不断向未知的外圈推延,这是充满自我更新勇气的文化探险。
当天的圆桌论坛上,来自“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导演和电影节艺术总监等从各自的经历和经验出发,探讨跨文化传播。在讨论“本土故事的国际传播”时,年轻的印尼导演卡米拉·安迪尼提到,当她带着自己的作品远赴欧洲,或者来到上海,她通过拍摄,把日常生活中无法与他人交流的议题和经验表达出来了,而在影展的环境中,更多的触动和惊喜来自同行的作品,因为“我从众多看似毫无共性的电影里看到了不同语境中的许多个‘我’”。这些电影在制造情感共同体时,不约而同地侧重于家庭叙事,验证了差异化的多元文化中存在着共同的关切——通过个体和家庭这样微小的切口,切入国际文化的流行思潮和跨地域的全球性议题,“人类文明共同体”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有可能在电影中达成的。
进一步确立“一带一路”电影文化的话语体系
中国导演王丽娜介绍,她的处女作长片《第一次的离别》去东京电影节展映时,一位年纪很大的日本观众特意在散场后向她表达观感,对方说自己已经太老了,很遗憾不能亲自去电影里那个位于塔克拉玛干腹地的小村庄里看一看,可是他从一群新疆孩子的童年故事里,看到了自己遥远的童年。萨拉热窝电影节运营官阿明·哈季奇从大量看片选片的工作经验中得出一个很浪漫的结论,他说,每部电影是用短暂的两到三个小时打开一扇跨文化的“窗口”,让观众看到“他者”其实就是“我们”。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研究团队经过线上线下广泛的田野调查,发现“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和巡展机制仍存在很大的开拓空间。来自创作者和观众的呼声集中于,电影节联盟如何在发掘作品、展映作品之后,更进一步地确立“一带一路”电影文化的话语体系,以及创造一种区别于奥斯卡外语片和欧洲各大影展的、全新的电影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