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平民子弟受限于名额和方式的限制,本就万难被察举,遗珠于野是常态。到了魏晋时期,由于士族阶层极大发展,儒学暂时落入低潮,以九品官人法为标志的品评制度异军突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察举的资格被高门士族基本垄断,普通老百姓想通过察举做官更加难比登天。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了问题,便着手进行改革。
标志性的改革是东汉尚书令左雄发起的阳嘉新制。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此年是东汉立国第107年,百余年来世族豪强势力益发强大,察举制受世族豪强影响,徇私舞弊、贵官相托,察举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四世三公、三世三公等官僚世家屡屡出现。一些清正廉洁的官员挺身而出反对察举作弊,险些付出生命代价。比如河东郡守史弼,断然拒绝中常侍侯览的请托,还把为侯览传讯报信的人杀了以儆效尤,坚决捍卫察举制“选士报国”的根本原则。侯览恼羞成怒,勾结司隶校尉、廷尉等高官,把史弼打入死牢,论罪弃市(即当众处死)。幸亏一位叫魏劭的孝廉感念史弼正直,变卖家产筹资贿赂侯览,才算免去史弼死罪。
这一极端事件是东汉中期察举制弊端的一次大爆发,使汉廷不得不做出调整。尚书令左雄上书请变革察举制,核心政策有二:一是设定年龄限制,察举对象一般要年满四十,如确实“有茂才异行”,也可破格察举。二是建立考试制度,“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意即儒生察举要考试经学,文吏则考试奏章律令方面的技能。
年龄限制倒还寻常,考试制度是察举制里程碑式的突破。西汉时也偶有经学方面的考试,不过零星稀少,哪个皇帝心血来潮了就举行一次,未成定法。左雄将其确立为成法,极大增加了操作上的确定性与规则性,使大家都能遵照一个相对明确的规则进行竞争。这一条防范的就是豪强世家互相勾连请托。阳嘉新制施行后,左雄亲自把关查验各郡执行情况,因为济阴郡贸然推荐一名年未及四十的孝廉,左雄发起一次查核整治,将违制察举的济阴太守胡广等十余名官员罢免黜退,此后十余年间各地无不敬之畏之,汉朝的察举风气为之一正。
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做出的另一个方向的改革。东汉后期出现一种不好的倾向,即以名举士。许多人为了博得官员们青眼,不择手段打造孝行、才名和所谓的志节,吸引官员们的注意。比如汉和帝时会稽郡有许荆、许晏、许普兄弟三人,许荆为使兄弟三人都博得高名,想了一条妙计。他占据家中肥田大宅和大量奴客,两个弟弟所得很少,使其获得“克让”的美名,继而被本郡荐举。许荆接着又三倍归还两个弟弟的财产,反过来获得孝友之名,居然成功骗过郡守,也被荐举。此类污浊之风严重败坏察举风气,其根源在于品评士人名声之权操之于民间,官方无法左右,导致失察之举。九品中正制即为纠正这一偏差而设立,其制度灵魂是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把士人品评权力收归官方。只是这一制度先天带有为士族服务的基因,推行之后不仅没有改掉以名取士的弊端,反而成了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大违察举的本意。
察举制在南北朝也陆续有一些改制,但方向愈来愈明晰。以德取人、以名取人因为主观性太强而渐居次要,以文取人、以能取人逐渐吃重,尤其是以文取人在南北朝得到重视,南朝建立了策试、考试制度,举士选官的程序越来越严密,考试方向越来越偏重于实务和文才,已经是科举制的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