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思:“电子榨菜”具有传播速度快、娱乐性强等特点,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高效快捷地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大量信息,已经成为年轻人获取资讯、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速食文化”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爽感,但长期浸染其中、沉迷于此,会导致“食用者”忽视现实的丰富多彩,养成思维的惰性和跟风的习惯,甚至会丧失探索的欲望,对事物的思考停留在表层,降低应有的思辨能力。研究表明,浅层信息极具上瘾性,大脑被大量活跃的、低价值的浅层信息所填充,会感觉疲惫不堪、效率低下,甚至陷入无意识的读取状态。更值得忧思的是,这些浅层信息往往来源于网络投喂,是大数据算法根据用户喜好进行的所谓“精准推送”。这些推送一味投其所好,泛娱乐化内容多、低俗内容多、虚假片面信息多,甚至有不良价值观诱导的危险。青少年辨别力、自控力有限,如果长期沉浸其中,不但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世界,其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对此,我们尤其需要警惕。
加强网络内容监管,提升网络素养与深度思考力
记者:如何规范并引导网络时代的文化消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廉思: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后,人们随时可以通过“电子榨菜”打发时间,却很少通过深度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库。当代青年的生活时空被流动现代性所裹挟,网络内容丰富了我们的见识,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禁锢了我们的认知。同时,大量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短视频也扰乱了文化市场应有的规则与秩序。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内容的监管,管理部门应实施针对性更强、更行之有效的监管与惩戒措施,规范网络平台和内容创作者的行为,确保“电子榨菜”在思想导向、内容质量、知识产权等方面守住底线,在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等方面发挥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当然,对待“电子榨菜”不能一断了之,要使年轻人在信息过载和思考留白中逐渐达到平衡,养成正确的辨别力、文化的鉴赏力、高度的自控力,实现自身职业生涯和全面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冉华:以影视作品为例,一个“速览”类短视频即便解说再精要、提炼再精准,粗线条的故事情节梳理也终究无法道尽视听艺术的精妙之处,无法提供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享受。这也是当下不少短视频为人所诟病的地方:满屏别字、AI配音、文案粗糙、断章取义、歪曲戏谑、抄袭跟风、流量至上。因此,促进网络内容健康发展、实现文化产品提质升级迫在眉睫。建议管理部门尽快发布相关政策、明确规则细则、完善惩处措施,对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制作方式、算法推送等强化监管,使其制作和传播逐步走向规范化,杜绝此类产品带来的错误诱导、价值失范。
数字时代,我们应冷静理智地对待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希望大家时刻提醒自己:无论消遣娱乐还是学习进取,网络都不应成为唯一的渠道。
项目团队:
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陈城、殷泽昊、孙金行、王斯敏
光明网记者 李方舟、张悦鑫
光明网见习记者 王蕾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16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