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层奇楼》
《七十二层奇楼》
《七十二层奇楼》
有楼七十二,能通梦里梦外,顺水而下,别有洞天。
由“想象力大师”南派三叔担任总编剧的《七十二层奇楼》,本周五在湖南卫视归来。继第一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为题眼的初体验后,本期节目的天工秘术取材于中国书画技艺,幻用《神笔马良》这一妇孺皆知的经典神话,文化探秘小分队踏上了寻找神笔的旅途。
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七十二层奇楼》立意清晰,而且落点实在。首期节目出现的多处中华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典故,令网友津津乐道。到了第二期,制作团队似乎有意“加量烧脑”,除了潜藏其中的民俗、诗句、成语之外,强情节、多任务的进程,无不考验观众的知识储备和动脑能力。
随着三叔一路大开的脑洞,观众似乎跟着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庞大宝库,这场探秘之旅的“知识点”俯拾皆是,加量烧脑的大胆尝试,进一步挑战了观众的审美惯性。
耳熟能详的故事包装
“神笔马良”的外衣主题,“飞蛾扑火”的精神内核
从类型来说,《七十二层奇楼》是一档剧情综艺无疑。曾被问“自己编剧与其他编剧的区别是什么”时,南派三叔给出的答案是:“脑洞吧,这是我的强项,也是我的特色,不一样的脑洞世界别人难以复制。”三叔首度跨界操刀的《七十二层奇楼》,剧情走向在“纪实”与“传说”之间切换,不可预知又惊喜迭出。
据南派三叔介绍,节目理念来自于一个神秘的历史故事:自公元67年,其每隔一个朝代都会建立一层楼,但是每一个朝代建立的楼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沉落底下,至今已经72层,这七十二层楼深埋地下无人知晓,而《七十二层奇楼》正是由此展开。整季节目,明星嘉宾接受南派三叔的邀请找出藏在奇楼里的《天工秘术》,让它们重见天日,并救出被困的三叔。
在一以贯之的整体大框架之下,每期节目又单独成篇,自立主题。第一期从走马灯密室,到聚集九大行星,从探访小人国,到深入苦竹寨,最后众人登上“板凳塔”取得了“龙珠”。“龙珠”作为关键秘宝之一,开启了第二期的全新秘境。
本周第二期的秘术为承载了中国书画技艺的“神笔”,剧情幻用《神笔马良》的神话铺陈开来,节目还为“神笔”续写了身世:几经周转落入太后之手,却在寿宴时不慎遗失,嫌疑人的矛头直指王小利,为了营救被困的队友, “leader达”任达华选择“牺牲”了自己,被困于画中并失去了记忆。能使其复苏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神笔为其“点睛”。作为幕后大boss的南派三叔派出助手,和任达华组成“少年队”,原队成员变身“兄弟队”,双方展开了夺笔之争。
在传说的外衣之下,本期节目的精神内核无形中投射了“飞蛾扑火”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据悉,三叔原本有意将任达华所在的队伍取名“飞蛾队”,“无牺牲不兄弟,患难见真情”的价值观,是南派三叔本期试图凸显的关键。
引经据典的高能线索
探秘之旅开启“学霸模式”,文武兼修方能闯关
首期节目播毕,《七十二层奇楼》最受肯定的地方,就在于对文化传承的身体力行,开脑洞又涨知识。业内人士评价:“从奇楼本身的设计,到每一环节成语,民俗的理解,到节目高潮——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的表演,着实激起了观众的民族自豪心。”
热心粉丝本着考据精神,探讨三叔到底埋藏了多少不明觉厉的“小心机”。网友“咖喱番茄炸鸡鲜虾饭”就表示:“作为一档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原创节目,怎么能不玩大家一起来找典故的游戏呢?”
第一期,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主角“板凳龙”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出自杨柳青年画作品《刘海戏金蟾》的壁画、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中多次出现的神秘“小人国”、起源于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三不猴”,以及走马灯、民谣《鸡婆下蛋》、对歌……都让人印象深刻。从传统角度解读奇楼,别有一番文化趣味。
第二期,学霸模式仍在加码。“奇楼”蕴藏诗词歌赋、天文地理,从“芙蓉阁下岁月存,天长地久见人心”的通关锦囊,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线索指引,探秘团必须用心感悟个中玄机,稍不留意便会错过关键信息。
以知识点密集的“芙蓉阁”为例,每一处都有相应的诗句作对联:指向米豆腐铺的“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出自元代张劭的《咏豆腐》;指向中药铺的“独有痴儿渐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是清末湖北明医何九香先生在母亲病故后自题的一副药店门联,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寄托哀思。节目中用药材拼画人像的环节也是趣味横生,一幅用胖大海做眼睛、当归做鼻子、红枣做嘴巴、枸杞勾勒脸型的画作放上官方微博后,网友乐了:这不是梵高附体啊!
情节紧凑的多线任务
没有套路遍地是“坑”,任务量是常规节目的两倍
本着原创之心,《七十二层奇楼》从场景选取、道具制作到任务设计全都自成特色,不走别人走过的路,下一秒连“造梦者”三叔本人都无法预知的走向,让综艺老司机大张伟都没有套路可循。
总体来说,挑战过程具备三大特点:第一,类型新鲜,几乎前所未见;第二,人文底蕴,让探险因素与传统文化习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融合,极其考验知识积淀;第三,场景转换多,任务环节多,强情节之下,容量差不多达到了常规节目的两倍。
第二期节目从“幻境”朝堂之上开始,明星嘉宾先后去往废旧工厂寻找“船票”渡船至芙蓉镇,在芙蓉阁拿到线索后,到米豆腐铺、中药铺、古戏台继续“冲关”,顺利拿到拍卖会邀请函再搭乘天门山索道登上云顶会,历经拍卖、绳阵获取钥匙,接着马不停蹄去到寻找城市光柱,想尽办法在对方之前占领宝簋,成功的一方回到起初的朝堂,救出困于画中的队友。
由主题线索全盘推进的营救任务之下,分化出超过十个小型任务,而且每个细分任务都颇有说头。还是以芙蓉镇的挑战为例,爆笑百出的戏台“斗草”,是最早见诸于魏晋南北朝文献之中的民间游戏,延绵至今,属于端午民俗的一种。在米豆腐铺按照老板娘的要求分离混在一起的大米和黄豆,不仅考验他们的生活智慧,而且“粒粒皆辛苦”的传统美德也被细致体现。不难看出,比起大多数户外真人秀挑战项目的体力战为主,《七十二层奇楼》的“烧脑战”占据了绝对的分量,游戏量级轻盈,创意灵活取材,对嘉宾和观众的要求总体都要更高。
浓郁的古风外,南派三叔还植入了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游戏,第一期的矿洞就被指和“神庙逃亡”颇为神似,第二期的“朝堂娃娃机”更是童趣乍现,让人倍觉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