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演艺音乐>综艺>正文

数字技术将为舞台艺术带来怎样的奇迹?

2023-02-10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京百家 点击:

分享到:

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节目鼓乐歌舞《新的天地》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科学和艺术总在山顶重逢。”随着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强势崛起,舞台艺术发生了强烈而深远的改变——舞台呈现手法更加多元、创作时空更为立体、创作观念迭代加速……

  日前,在2021台湖舞美国际论坛上,国内外200余名知名艺术家、舞美设计师、专家学者围绕“数字化与舞台艺术”的主题,展开线上线下交流讨论。许多嘉宾结合近年来的舞台艺术实践,就如何用新技术手段为舞台艺术赋能,提出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科技与艺术要带来1+1>2的效果

  新媒体高清影像被越来越多舞台艺术作品加入舞台呈现中,“即时摄影、瞬时导播、实时投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被成功应用。近年来,新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被越来越多、越来越娴熟地运用在舞台艺术作品之中。

  “我曾导演过歌剧、舞剧、京剧等,自己的深刻体会是,数字技术与舞台艺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传统的舞台艺术、舞美装置以及美学观念只有跟现代化的数字科技手段紧密结合,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带来1+1>2的效果。”正如知名导演张艺谋所说,近年来,他在舞台艺术领域进行了一些颇具先锋色彩的探索。这其中最为观众熟知的莫过于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

  古琴、号子、神鼓、小戏、碗碗腔等中国传统艺术,与激光、机械臂、矩阵LED等现代智能科技“对话”……三季《对话·寓言2047》通过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从全球性环境污染、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类在大数据环境中的生存、文化遗产的存续等角度切入,聚焦科技裂变与人文延续之间的关系。

  据《对话·寓言2047》制作人鲍毅介绍,该剧三季演出由来自17个国家的20多支科技团队共同完成。“瑞士科学家团队专门为剧场设计研发了超轻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让《对话·寓言2047》创造了目前为止室内最多无人机配合的世界纪录。节目中,80台无人机通过前期编程和中国非遗乐器笙共同演出,场面非常震撼。”鲍毅说。

  世界范围的探索更为多元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艺术家对于数字技术与舞台艺术的探索更为多元。

  几年前,芬兰国家歌剧院推出了“超凡歌剧”项目,并制定了长期的数字化发展战略。项目探索了新技术与表演艺术的融合,包括沉浸式装置、拓展现实舞美设计平台等多个子项目。“通过这个长期项目,我们希望探索如何将新技术应用于舞台艺术并寻找最合适的实践方法。这是一场探险,我们也不知道它最终会把我们带向何方。我们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最好的、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在探索和实验中、在反复试错中才能发现。”芬兰国家歌剧院“超凡歌剧”项目经理安娜斯蒂娜·哈帕萨里说。

  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走进歌剧,2020年秋季,“超凡歌剧”项目首次推出沉浸式交互装置“莱拉”。“莱拉”的外形像一个穹顶,每次可容纳6人同时参与15分钟的互动演出。“当你走进‘莱拉’的世界,你将被一个多感官的宇宙包围,它结合了多项新技术,包括光雕投影、立体音效、运动跟踪和人工智能等。”据哈帕萨里介绍,互动演出的主题也对科技与艺术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莱拉’的世界足够抽象,因此每位观众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提出独特的见解。”

  不久前在英国皇家歌剧院首演的全球首部超现实体验歌剧《风浪骤起》在英国引发强烈反响。《风浪骤起》总时长15分钟,借由虚拟现实技术与多感官设备,让观众进入一个定制化的歌剧舞台,在一首以诗谱成的歌曲中体验梦幻之旅。受莎士比亚《暴风雨》解放爱丽儿桥段启发,《风浪骤起》把4名观众同时带入夜景下的奇妙世界,从黄昏穿越到黎明,一同探索对孤立、连结和集体再想象的思考,打造极具震撼力的艺术体验。

  据英国皇家歌剧院观众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安妮特·米斯介绍,《风浪骤起》吸引了不少从未接触过歌剧的观众。“我们和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合作进行观众调研,调研结果显示,31%的观众此前从未到过英国皇家歌剧院;68%的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32%的观众此前从未体验过虚拟现实技术或其他形式的沉浸式技术。我们希望吸引新观众,同时也以一种新形式向忠实观众展现他们深爱的艺术形式。”安妮特·米斯说。

  数字技术已渗透至舞台艺术的方方面面

  数字技术带给舞台艺术的改变,远不止于舞台作品呈现方面。在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看来,当今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在舞台应用层面,不仅使舞台技术操作更加便捷,丰富了舞台空间的视听表现力,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从深层思维模式上激发了舞美设计师的艺术想象力,在数字化语境下,“扩张”“重叠”“冲突”“置换”等艺术语言被频繁使用,成为当代舞台美术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文本。

  国家大剧院舞台技术部部长管建波以数字技术在舞台艺术创作阶段的应用为例,为记者展示了数字技术在舞台艺术方方面面的“渗透”。“在创作阶段,数字技术现在已经成为创作工作的得力助手。以舞美布景设计为例,传统的方式是舞美设计师以设计图和模型展示设计方案,该方案作为制作方和导演决策的依据,同时也是导演和演员进入排练后演员在舞台空间调度的依据。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准确性差,布景的尺寸不是很精准,演员和布景的比例关系不是很准确;二是空间感差,从平面的效果图上很难掌握真实空间深度,即使是立体模型,毕竟是1∶50或者1∶25缩小版,真实空间尺寸感受很难判断。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可以很好模拟舞台空间情况,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困扰的当下,主创团队不方便现场集中开会研究,数字化的模拟手段为舞台创作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

  每年推出新作品,舞美数量越积越多;为压缩成本,对已有剧目舞美进行再利用,但如果管理不善,更容易产生混乱;舞美租借归还后,人工卸货后开箱检查再装箱……为了更加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首次成功运用射频识别追踪技术实现舞美实时管理。

  据帕尔玛皇家歌剧院总经理安娜·玛丽亚·梅奥介绍,射频识别标签被标记到数百件道具、服装和配件上,每个标签都拥有独立序列号,其释放的信号可远程被射频识别读取器自动获取,收集到的数据被传输至专门的软件进行处理。“这项技术不仅优化了物流管理,也提高了整个制作流程的效率。如果无法找到某个物品,管理人员只需在集装箱之间走动,射频识别读取器便可对需要寻找的物品进行定位。”梅奥说。(记者 刘淼)

Copyright © 2021-2024 JINGBAIJIA.CN 京百家 版权所有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京ICP备170009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