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演艺音乐>综艺>正文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解读 没人能拒绝《红楼梦》?(2)

2023-02-09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京百家 点击:

分享到:

  “一阵阵朔风透入骨,乌洞洞的大观园里冷清清。”当陆锦花自己作为演员,解读《红楼梦》就有了不同心情,“小时候唱《黛玉焚稿》,觉得她好惨、好可怜,现在看林黛玉,从可怜变成可叹,感叹也赞叹一颗孤傲的灵魂”。

  《红楼梦中人》多位评弹演员共同演绎“林黛玉”,既有陆锦花婉约的丽调,也有苍劲有力的张调,“同一个剧本唱词,张调的林黛玉很刚毅,你想象不到吧?”陆锦花说,自己也看越剧《红楼梦》,借鉴学习黛玉焚稿、葬花的唱腔、身形、动作。

  10月下旬,李旭丹在文化广场“学习”江苏大剧院来沪演出的原创舞剧《红楼梦》。越剧“林黛玉”尤为关注舞剧“林黛玉”,“她跳得真好,有弱柳扶风的感觉。现在我们演戏尤其是新编戏,身段动作融入舞蹈元素,比如越剧《甄嬛》惊鸿舞,将舞剧与戏曲结合”。

  在红楼文化周,何宇栋特辟“红楼戏中戏·昆曲”策划,“二度梅”得主、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名誉院长王芳与上海昆剧团老艺术家蔡正仁在海上梨园演出《牡丹亭》。两人上一次合作该剧在2011年,时隔10年将再次带来令林黛玉“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的《惊梦》。“十八世纪末,《红楼梦》问世,彼时昆曲兴盛。曹雪芹在书中多次写到看昆曲、演昆曲的故事情节。《游园》《惊梦》《寻梦》《离魂》等在宁府家宴、元春省亲、黛玉葬花等场景中出现。”何宇栋表示,豫园希望不只是简单复制《红楼梦》,而是让观众沉浸于《红楼梦》人物的情感中。

  “《红楼梦》是经典,永不过时。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解读方式和传播介质。”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欣赏完越剧《红楼梦》唱段“金玉良缘”后如是说。

  舞剧《红楼梦》有着与越剧类似的情节段落,由“黛玉入府”拉开大幕。但它的舞美充满现代意味,烟雾缭绕的太虚幻境,一句句判词以灯光形式不断“发射”在白色纱幔上,白衣如云穿梭,虚实难辨;僵化的官服在舞台上沉重摆放,似是暗示人与权的纠葛;团圆过后,金色大幕从天而降,亭台楼阁分崩离析,大厦将倾。编导兼主演黎星说:“没有哪个演员能拒绝《红楼梦》。”

  话剧《红楼梦》舞台,空旷似曾相识,三面巨大的“白墙”跟随剧情打开合上,犹如三面翻开的书本,所有服饰都采用白色系。排练时,演员既学习戏曲云手、提步、圆场,也学习现代舞。话剧《红楼梦》集结了编剧喻荣军14年的思考,全剧时长6小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是登得更高就是摔得更惨”。制作人裴姝姝感叹:“《红楼梦》像待放的玫瑰,很美却满是荆棘。选择这个作品,注定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注定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

  台上,红楼曲终,“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观众席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家鼓掌、叫好,一遍遍高呼主演名字。成为“红楼梦中人”,是演员的梦想;被“梦中人”命运一次又一次直击心灵,是观众的幸运。大幕合上又拉开,全新的经典正在上演。(本报记者 诸葛漪)

Copyright © 2021-2024 JINGBAIJIA.CN 京百家 版权所有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京ICP备170009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