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演艺音乐>综艺>正文

古装剧转“正”:《山河月明》之后,历史正剧如何破局(2)

2022-10-27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京百家 点击:

分享到:

创作过《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的著名编剧刘和平,提出了历史剧创作的两难困境——历史剧之“剧”需要保留剧作者自由虚构和发挥想象的叙事特征,而历史剧之“历史”却又要求尊重历史文献记载的史实。他当初在改编《雍正王朝》时就遇到了创作瓶颈,因为雍正改革不是一个能够讲出好故事的叙事对象,无法完成完整的戏剧结构。后来他对原著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将在雍正三年就已经消失的“八爷党”延续到雍正十三年,让雍正和八爷成为一生的对手,缠斗至最后一集,形成了全剧戏剧冲突的核心高潮。这就是刘和平所看重的历史剧的“诗性品格”。

古装剧转“正”:《山河月明》之后,历史正剧如何破局

关于历史剧作的创作,郭沫若曾提出过“失事求似”的观点,要允许创作者不追求事情的“本真”,而追求“相似”。目前业内关于历史正剧的基本创作原则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而曾创作过《军师联盟》的编剧常江表示,“大家审视的视角不一样,你眼里的‘大事’‘小事’和观众眼里的不是一回事。哪些东西可以改,每个人的界定不一样。”

比如在《山河月明》中,朱棣和徐妙云在历史中本是青梅竹马的少年伉俪,而剧集中安排了两人先婚后爱的虐恋,朱棣为了逃避婚约而参军远行,还闯进徐府当面退婚,并且与蒙古公主产生了情愫,这种增强剧情冲突的编排方式就遭到观众诟病。而且剧中为了让历史人物集中出场、历史事件密集推进,还将朱允炆的出生时间、姚广孝与朱棣的结识时间、“洪武北征”中徐达的出现都打乱,这在严谨的历史学家和历史粉看来不属于“小事不拘”,而是严重失实。能够在历史框架中创作出符合戏剧结构的故事,平衡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让历史正剧成为门槛极高的高精尖创作类型。

古装剧转“正”:《山河月明》之后,历史正剧如何破局

与2005年之前的黄金时代相比,历史正剧在当下的编剧团队和受众群体都有了很大变化,其展开角度和叙事方式也应当作出新的改变。以往的历史正剧追求黄钟大吕、煌煌大器的质感,以帝王或名臣将相的权谋博弈为主视角,是男性世界的群像戏,女性角色只是附属和点缀。《军师联盟》是近年来历史正剧新形态的成功示例。编剧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之上,融入有血有肉的鲜活细节,加入家庭戏份和生活情趣的元素,在正襟危坐和戏谑轻快之间开辟出第三条路径。《军师联盟》能够尊重基本史实又引人入胜,编剧常江说她记得自己戏剧老师的教导——戏得是“戏”。“戏剧是极致、是危机、是压力作用于主人公本身,是起承转合,最关键是‘极致’两个字。”

《山河月明》也在庄谐之间趟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它将历史中那个杀伐果决的朱元璋赋予了更多人性的柔光,强化父亲、丈夫、大哥的家庭氛围,弱化权谋戏份,并将军国大事家事化,用轻松手法拍出了“大明一家人”的感觉。如何拿捏正剧和戏说之间的分寸感,怎样平衡男女观众不同的观赏趣味,是未来历史正剧创作的着力点。

Copyright © 2021-2024 JINGBAIJIA.CN 京百家 版权所有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京ICP备170009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