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 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艺术道路上百分百的判定,我想用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舞者和中国编导的声音。”7月2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第36届国际编舞大赛上,现代舞舞者和编导陈梓豪凭借着参赛作品《tie》(《系》)荣获第三名,他也是本届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唯一中国选手。这个29岁的成都小伙,在国际舞台上向世人传达了东方美的艺术内涵。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陈梓豪,听他讲述比赛背后的故事。由于疫情原因,这次比赛通过线上视频的方式参赛,“虽然遗憾没能身临其境感受大赛的氛围,但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了中国舞者的声音,我很满足。”陈梓豪说。
用东方美
打动国际大赛评委
舞蹈中,一根绳子将两名舞者紧紧地连接在一起,那是精神羁绊的象征,是生命相互依存的通道,是剪不断的束缚、争斗和拖累。“这个道具是条白色的弹力绳。”在这支名为《tie》的作品里,陈梓豪既是编舞,也是舞者。整段舞蹈没有旁白,仅仅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舞者想说的话,“作品将中国文化的含蓄神秘与现代舞融合在一起,传达出人类对生命的追问和探索。”在陈梓豪看来,或许就是这种独特的东方美打动了大赛评委。
比赛过程中,最难的是对弹力绳的控制。由于弹力绳很容易受力度影响改变形态,所以力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劲儿使大了,绳子就会绷开,让原本遮掩的头部露出来,这就破坏了舞蹈的整体效果。”
由于疫情原因,这次大赛陈梓豪与队友没能到现场,而是通过在线视频的方式参赛。由于时差原因,比赛当晚,陈梓豪和队友等到凌晨两点仍然没有结果,索性睡了。第二天早上他醒来后,发现手机有多通未接来电时,这才意识到应该是比赛出结果了,“很惊喜,拿到了第三名。”
在国际舞台上
已斩获一银两铜
谈及奖项,陈梓豪表示,这是对自己努力和付出最好的褒奖,“是锦上添花,也是对作品的肯定。但若没有拿到奖项,也没有遗憾,因为我已经通过比赛发出了中国舞者的声音。”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比赛共有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个作品角逐名次,最终选出了20个获奖作品。据介绍,这些参赛舞者和编导是舞蹈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青年力量。
“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自己的表现打几分?”尽管比赛结果已经很完美了,但陈梓豪的答案是9分。他说,创作没有绝对的满分,每个作品都有遗憾,但也正是这样的遗憾,让舞蹈作品成了不可复制的唯一,“也是因为这1分的遗憾,让我可以不断超越自己,追求完美。”
这不是陈梓豪第一次参加国际舞蹈大赛。以舞者和编导的双重身份,陈梓豪共参加过三场国际大型舞蹈比赛。在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在国际芭蕾舞暨编舞大赛中,他夺得第三名。加上本次大赛,陈梓豪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斩获了一银两铜。
将回家乡
展演独创现代舞舞剧
回望过往,陈梓豪感恩母亲带他走上了舞蹈这条路。
陈梓豪是成都崇州人,6岁那年,母亲带着他学习舞蹈,起初只是想让他多一门技艺。出于兴趣,陈梓豪坚持下来了,那时的他未曾想过,舞蹈会与他相伴终生。
儿时的陈梓豪,周末都是在练功房里度过的,在一次次练习中,他掌握了舞蹈基本功。12岁,陈梓豪就读四川省舞蹈学院(现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附属中专),开始接受职业化和国际化的训练。在这里,他遇到了恩师易辛和周曦,带领他增长舞蹈见识,丰富舞蹈技艺,也严格鞭策他的不足——这些经历都为他走向北京打下了根基。
事实上,陈梓豪的舞蹈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段时间他曾想放弃舞蹈。就读四川省舞蹈学院期间,陈梓豪的身高是178厘米,“对舞者来说不是很高,首席舞者身高起码要183厘米以上。”这曾一度让陈梓豪陷入自我否定,甚至想过转行。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考备战前夕。最后,陈梓豪在好友的鼓励下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并成功考入舞蹈编导系,这让他重拾信心,坚定以后要在舞蹈领域深耕发展。
大学毕业后,陈梓豪加入北京现代舞团,成为了一名职业舞者,在舞台上展现自己;舞台之下,他也是一名舞蹈编导,努力创作发出自己的声音。“舞者可以让我感受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而感受不同生命的表达;编导则可以创造我想要表达的世界,表达自己要喊出的话语。”在陈梓豪看来,跳舞和编舞都是他的热爱,舞者丰富的技艺教会了他在编舞时如何把控舞台效果,而编导的思维又赋予他作为舞者的灵魂,让作品更具观赏价值。
如今,陈梓豪是一名自由舞者和自由编导,虽然身份有些许转变,但他对舞蹈的追求与热爱从未减弱半分。今年,陈梓豪独立创作的现代舞舞剧《29》将在北京上演。下一步,他准备带着这部作品回到家乡成都展演。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罗田怡
实习生 常齐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