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与友人合影
北京卫视大型文化传承类节目《念念不忘》于6月21日晚21:08播出了第五期。本期节目以家喻户晓的谦谦君子“朱自清”为话题人物,讲述了朱自清与家父朱鸿钧的“父子情”,两代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教育理念,两人同样含蓄不善于表达,所以他们之间一直有着很深的误会。在朱自清成家立业后,身为人父的他才逐渐理解父亲,最后通过文字沟通才与父亲敞开心扉,父子间的“矛盾”日益缓和。
违抗父命,“傲娇”改名背后另有原因
本期《念念不忘》中讲到,朱自清的父辈都是官场当官的,朱自清的父亲希望朱自清做一介读书人,远离官场尔虞我诈的生活。从小父亲就对朱自清的学习抓得很严,每次儿子的文章受到先生好评的时候,他会给朱自清几个花生米作为奖励,但文章写得不好的时候,他会勃然大怒,还曾经烧了作文纸。朱自清一直认为父亲的教育方式不太正确,在朱自清对自己儿女的方式可以看出,他认为教育中应以鼓励和沟通疏导为主,而父亲是望子成龙,“棍棒底下出成绩”的教育方式。这也就埋下了两个人失和的种子。
但父亲让朱自清养成了爱读书爱写文章的好习惯,为他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他在中学的时候把《经史子集》就读遍了,提前考上北大。朱自清原名朱自华,父亲希望他如苏东坡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朱自清上了大学后,将名字改为自清,他认为做一个晴朗的人更加重要。从这里可以看出,朱自清与父亲有着相同的文化观念,认为读书是有益的,应该多读书,但与父亲又有着不同的教育子女的理念。
父子矛盾升级,一度只靠“家书”交流
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话:“但是后来经过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记了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朱自清的性格好像是大多随了父亲,两个人遇到问题并不善于沟通,执意用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去做事,一个想去控制,一个不想接受,久而久之两个人有段时间关系十分僵化,甚至有一年朱自清带着妻儿回家,父亲都闭门不见。在朱自清考进北京大学后,正好爆发了五四运动,北大又是五四运动的中心,年轻的朱自清成为了抨击旧理论旧思想队伍中的一员,这与守旧的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之后朱自清带着妻儿从老家搬出来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朱自清和父亲的冲突就此爆发。朱自清认为自己想拥有独立的人格是没错的,父亲则希望他言听计从,在家人多次调解下也没能和父亲和解。到父亲朱鸿钧晚年后,虽然表面还有些冷漠苛刻,但其实心里就越来越挂念在外面闯荡的长子,过去的“父子纲常“观念这个让做父亲的是放不下身段的,但两个人之间心里面有着这样一种心照不宣,所以他就总是让自己的次子和孙子们多给朱自清写信,朱自清回信的时候也经常问到父亲。
苦涩中享受平凡的一生
朱自清不是一个很长寿的人,他患有严重的胃溃疡,不到五十多岁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八个孩子。朱自清一生中有两段婚姻,第一段是父母安排的,妻子武钟谦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朱自清在后来写下了《致亡妻》表达了对妻子的歉意,这封信回顾了过往若干年的生活,在短短12年的婚姻生活里,他们养育了六个孩子,妻子一个人操持家务喂养孩子,最后积劳成疾在三十多岁就去世了,这让朱自清感到特别特别的惭愧。第二段婚姻是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很多年后,结识了一位很有才华的新文化代表陈竹隐,陈竹隐从一个吟诗、作画、唱昆曲的“文艺女青年”,进入了操持茶米油盐带孩子的生活,她将这份责任落实到琐碎的生活中,将爱全部给了家中的八个孩子,两个人用尽全力,维持着家中的生计,过着平凡的一生。
《念念不忘》节目播出已经过半,而之后又将讲述哪位历史名人的传奇故事?他又有着怎么样的治家治国理念?在他未曾公开过的家书中又有着怎样的心里话要向大家讲述?更多精彩就在每周三晚21:08,北京卫视《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