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BBC出品的纪录片《蓝色星球》可以算是全世界探索海洋的自然纪录片的“开山鼻祖”,豆瓣评分9.5。时隔16年之后,《蓝色星球2》强势回归,并在腾讯视频播出,豆瓣评分高达9.9!在长达5年的拍摄过程中,BBC自然历史部为了这部7集的纪录片一共进行了125次远征,拜访了39个国家,足迹遍布全球五大洋几乎所有的海域,甚至包括南极冰盖下的深海海底。光是水下拍摄,就长达6000多个小时。
幸运
浪人鲹捕鸟,拍摄前连一张静止的照片都没有
浪人鲹的体形巨大,就像是40公斤重的斗牛犬,攻击性很强。摄制组在布里斯托尔听到一些南非渔民的传言说,他们看到浪人鲹跃出水面,捕食空中的海鸟,但是没有任何图片或视频画面来证实这一说法——20年来,米尔斯·巴顿(《海岸》一集导演)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拍摄任务,要拍摄的行为居然连一张静止的照片都没有。
摄制组四个人带着800公斤的拍摄装置,包括一台稳定摄像机,来到塞舌尔的一个偏远环礁,从船上进行拍摄。“我们到达时非常兴奋。这种鱼跃出水面,似乎的确是在捕食鸟类。不过,这种情况毫无规律,而且速度很快,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调整镜头来拍摄。”一周下来,只拍到几个镜头,摄制组充满了挫败感。
幸好,摄制组在塞舌尔的向导彼得·金很了解这种鱼。他建议前往一个偏远海滩。在那里,每个月有几天涨潮时,浪人鲹会靠近海岸,摄制组能更好地观察它们从水下跟踪鸟类。彼得甚至能预测出那些最可能发动袭击的浪人鲹。“最终,我们放弃了高科技的方法,只是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依照当地向导的建议,成功拍摄到浪人鲹不可思议的捕猎场景。它们凌空跃出水面,真的捕获到了空中的海鸟,它是名符其实的食鸟鱼类。”米尔斯·巴顿感叹,“虽然我们配备了昂贵的高科技设备,可是我们能够在现实中拍摄到这种捕食鸟类的野生鱼类完全要归功于当地人的知识。”
勇气
甲烷火山,深海的秘密只泄露了一次
在《蓝色星球2》中,摄制组要在8000米深的水下探索生命的奥秘:在海底,有行走而不是游泳的鱼类;以骨头为食的蠕虫;终其一生都生活在水晶海绵笼子里的小虾;布满毛发的螃蟹以喷涌而出的硫化氢气体为食;小虾徘徊在团状化学物的边缘,那里炽热无比,温度高得甚至能将铅熔化……
这样的拍摄相当的危险。“《蓝色星球2》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把潜水艇开到南极的深海海底。” 制片人奥拉·多尔蒂介绍,当时水温冷到零下1.8度,潜水艇的作业出现了故障,“当时是在450米的水下,潜水艇开始漏水,如果把这个故事讲完,你就不敢和我去潜水了,但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我们把漏水的地方修补好就继续潜水了。拍摄的过程总会出现危险的情况,这是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已经到达了人类已知的边缘,我们必须为此做好准备。”
奥拉还带领摄制组到墨西哥湾海底的盐水池拍摄,“这是一个近乎神话般的湖泊,可是对那些四处游荡,误入其中的动物来说却是不折不扣的死亡陷阱”。他们又冒险深入海湾西部,来到了一个被探险科学家兼深海研究员萨曼莎·乔伊博士称为“泡沫薄幕”的地方。第一次触底时,摄制组只看到一片了无生机的荒芜之地。
突然,正前方的海床上有东西弹射而出,并且快速上升到了水柱里面,那是一个巨大的气泡,有篮球大小。它在上升过程中,身后留下一串泥沙。紧跟着又冒出一个气泡,然后是另一个……突然之间,潜水艇完全被巨大的甲烷气泡包围,它们从几分钟前仍旧空旷无垠的深海沙漠中喷发出来。人们仿佛置身于另一个星球,“摄制组给它起了个昵称叫‘世界之战’。我们在探险过程中又去过两次‘世界之战’,可是再也没看到甲烷火山的喷发。深海在无意中泄露了它的一大秘密,但是只有一次。”奥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