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娱乐网讯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第一次出版;1920年8月,陈望道首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时隔72年,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火种在陈望道等传播者的努力下,开始照亮整个中华大地。
陈望道,以语言救国、以语言治世的语言天才。究竟是怎样的契机,让他成为《共产党宣言》的首位中译者?又是怎样的力量,让他坚持真理、传播信仰?2019年10月15日(周二)晚21:30,东方卫视大型文化纪实寻访节目《闪亮的名字》第二季即将暖心收官,制片人陈辰和演员杨玏携手追忆语言学家陈望道,让我们一起铭记这个闪亮的名字。
救国救民、路在何方?陈望道苦思中国出路
陈辰与俞秀松烈士的儿子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国弱民穷、风雨飘摇。为了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陈望道在村里开办村校、开发民智以求“教育救国”,后又赴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求“实业救国”。然而“教育救国梦”“实业救国梦”逐一破灭,于是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陈望道开始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新思潮。实力派演员杨玏在节目中演绎的陈望道,为观众点燃了关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红色记忆,展示了先进知识分子苦苦思索中国出路的艰辛历程。
陈辰与俞秀松烈士的儿子在一起
本期节目中,透过演员杨玏的表演,我们看到了一个提倡思想解放的陈望道。在课堂上,他鼓励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大胆批评指出老师讲课不对的地方。当学生运动中的行动派对作业上“空谈救国”的评语产生质疑时,他中肯地给予回复:“如今大多数的学生运动只发乎于热情,却缺乏一种纲领、一种主义,去团结且指导更广泛的阶级。大家都是进步青年,不应该只抱怨时代的昏暗,而是应该去寻找这样一种真理,并且广泛的传播。”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陈望道从一名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墨汁的味道有点甜?陈望道昭示出真理味道
杨玏老年妆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到了陈望道错把墨水当作红糖水吃的故事。当时陈望道正在义乌老家废寝忘食地翻译《共产党宣言》全文,有一天,陈望道母亲让正在奋笔疾书的他吃点粽子蘸红糖水,没想到等母亲进屋收拾碗碟时,却见到陈望道蘸着墨水吃得满嘴黑乎乎的。究竟是什么让陈望道吃了墨水却浑然不觉,还直呼很甜呢?陈辰在上海老渔阳里见到了陈望道学生俞秀松的儿子俞敏,听他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背后的故事。
杨玏民国装
根据俞敏的讲述,按照陈望道先生一天翻译八千字的速度,三天就能将近两万字的《共产党宣言》翻译完毕。可是陈望道先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精益求精地用国文的意境进行翻译,在四面漏风的柴房里字斟句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年久失修的柴房加上一块铺板、两条长凳,再点上一盏昏暗的煤油灯,陈望道先生就这样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汉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
杨玏饰演陈望道
今晚21:30,东方卫视《闪亮的名字》第二季迎来收官之作。节目致敬“千秋巨笔、一代宗师”陈望道,再现他“千秋巨笔绘大道”的动人故事,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