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汉仪字库第五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北京751园区正式举办,第五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自2020年10月30日正式启动,历经3年时间,迎来了最终奖项公布,此次大赛共设有中文学生组、中文专业组、西文字体组等不同类别奖项分区,分别针对字体爱好者或从业者,以公平为底给予鼓励与奖励,其中为了彰显广大院校及社会机构对字体设计行业的支持,第五届汉仪字体之星设计大赛特别设立优秀院校合作奖、优秀机构合作奖,以此鼓励更多社会机构与院校投入到字体设计行业中,创造更加健康完整的行业生态。
汉仪第五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
活动伊始,汉仪字库董事长兼总经理谢立群发表演讲,对在场的各位来宾及字体行业从业者们表达欢迎,今年是汉仪字库成立的30周年,经历风风雨雨,汉仪字库从单一字体设计衍生到字文化等概念,让字体传递到更远的地方,去年的上市经历让汉仪字库成功步入新阶段,此次字体之星大赛也是汉仪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中的一站,未来的路,汉仪仍会不忘初心,在字文化道路上走向更远的地方。
汉仪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谢立群
“汉字守护计划”荣获行业特别贡献奖
自第四届字体之星大赛开始,字体之星组委会设立了新的奖项单元——「行业特别贡献奖」,用以表彰所有帮助字体设计行业得到更多来自于社会公众认知的行业推动者。该奖项与汉仪字库字体之星设计大赛其他奖项作为同级别奖项,由大赛官方评审团队共同提名、评审、颁发。用以鼓励为推动社会大众对字体设计乃至行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第五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对此奖项进行延续,今年获得此奖项的分别是来自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的黄珊珊,及来自腾讯搜狗输入法的鲁剑,代表项目《汉字守护计划》。该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开启,活动聚焦生僻字征集、行业应用两大环节,针对姓名、地名、古籍等存在的生僻字,从征集、考证、赋码,到扩容国标、字形设计、推广应用等环节,全程助力“汉字数字化”进程,重焕生僻字在数字时代的功能作用与文化价值。
“汉字守护计划”荣获行业特别贡献奖
“汉字守护计划”创立中国首个“生僻字征集”微信小程序,并通过搜狗输入法推出一站式行业解决方案。该方案支持包含新国标字库在内的9万多个汉字,并通过拆解字形,提供手写、笔画、拼音及“部首拼音+笔画”等多种方式,解决生僻字难认难写造成的输入难题;不仅帮助少数群体解决了日常生活中使用生僻字的难题,还将通过推动汉字的全面数字化,助力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传承壮大。
汉仪中黑TS
汉仪字库也积极投入到汉字守护计划中,并推出汉仪中黑TS面向全社会开放使用,该字库符合国家最新颁布的GB18030-2022第三级别87887个字符标准,为解决生僻字使用问题,守护汉字文化出了一份力。
此外,汉仪字库旗下“汉仪旗黑 Version 9.00.00”也已通过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塞西实验室的检测,包含了GB 18030-2022《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实现级别2中规定的全部汉字。
各大院校积极参与,营造良好字体设计社会氛围
一个行业想长期健康的发展,和社会大众的互动,和大文化生态的共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同样,汉仪字体之星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更是少不了各个设计院校/机构及老师们的支持与帮助。
本次颁奖典礼,除颁发行业特别贡献奖外,,共为54位老师颁发优创作指导奖,为69个院校颁发优秀合作院校奖,及4个优秀机构合作奖。
优秀院校合作奖
优秀机构合作奖
字体之星自2012年开始征集作品起,与各大院校的合作日渐紧密,第二届字体之星大赛,汉仪字库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研讨会,针对获奖作品进行点评,本届大赛众多院校获奖证明社会对于字体设计领域关注正在逐步加深,未来,希望有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活动当中,为汉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期待具有优秀设计理念的创新作品。
本次字体之星大赛由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敏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陈楠教授、纽约艺术指导俱乐部(ADC)会员王粤飞作为顾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毕学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与设计专业负责人陈嵘、汉仪股份副总经理马忆原、京都精华大学客座教授鸟海修、中国著名字体设计师齐立、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郭晓晔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少波、汉仪字库艺术总监朱志伟、大连民族大学教师战国栋、汉仪字库西文字体设计负责人张暄、荷兰著名平面设计师Petr van Blokland组成专业评委阵容,保证比赛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活动最后,汉仪股份副总经理马忆原针对字体之星活动做了回顾与展望,作为字体之星活动的发起人,马忆原在谈及字体之星时将其描绘为生命体,经过10年的积淀,字体之星不断成长与革新,从字形美的挖掘到“美是有意味的形式”的深度探讨,字体之星比赛期待着更多优秀作品,中国汉字设计也需要更多优秀字体设计者的参与。
汉仪股份副总经理、董事马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