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总是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尤其在这个社交媒体网络遍布人手的时代,“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手机代表我的心”,每个人都可以说话,每个人都可以点赞或吐槽。资本买得到票房,却买不到“口碑”,而相反,好口碑却能促成高票房,那些所谓的“票房黑马”都是“自来洪水”冲出来的结果,当然前提就是影片质量要好。
《叶问3》不是“黑马”,因为它从开始就不具备“黑马”的卖相,因为“黑马”刚出现的时候是没有“卖相”的。叶伟信导演、袁和平动作导演、甄子丹主演的动作系列片一看就是有“卖相”的,而且找了张晋和泰森加盟,高高的颜值和满满的看点。尤其让叶问回归到一个男人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温情、无助和深情,他就坐在那里,点一支烟,叹一口气,也能站起来打一次木桩。“是谁来自山川湖海 , 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如果说《叶问1》和《叶问2》讲的是“山川湖海”,那《叶问3》就是“昼夜、厨房与爱”了。
它虽然没有“黑马”的卖相,却有着“招黑”的气质。前两部被“黑”利用民族主义、爱国情怀赚票房,第三部说家庭和身边人的时候又被“黑”绝症煽情,大家不能提,小家不能说,叶问作为一个人的层面也就这么多,何必苦苦相逼呢?观众说在《叶问3》中看到了香港,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看到了柴米油盐的生活,不再是传奇的武侠,也不再是怒吼的反抗。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的,你也永远无法让一个无爱的人爱你,他们对所有国产电影都排斥,生怕玷污了自己的“圣三位一体”。对于一部商业院线电影来说,票房是重要的衡量。
电影《叶问3》先于中国内地市场在香港和海外先行上映,虽然招致不少非议和传闻,却是总制片人施建祥的策略。像《速度与激情7》《星球大战7》一样,没有选择全球同步上映,而是在一个地区积累票房、累积口碑,这算是一个支点。也同这两部影片一样,《叶问3》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收获了票房和口碑,拿下了2015年度华语电影海外票房冠军,更在东南亚等国打破了华语片历史纪录,创下无数个“历史第一”。美国《环球时报》这样评价影片简单的故事情节,相当成功地把每一场打斗串联在内。打斗场面干净、有力而且明显经过了精心设计;《洛杉矶时报》也表示:动作编排巧妙,还有出乎意料的情感深度,和其前作一样令人难以抗拒。叶问处在功夫斗争的暴风中心却宠辱不惊。甄子丹展现出了这种优雅和宁静。
我们的媒体常常感慨国产影片在海外获得大奖或好的口碑而在国内遭到冷遇,这是观众水准的问题;这一次《叶问3》在海外既有口碑也有票房,在国内也受到热捧,反倒成了被攻击的对象,何其怪哉!
“买票房”“幽灵场”,这次质疑在之前大热的《港囧》和《捉妖记》上都曾经出现过,只不过这次“倒霉”轮到了《叶问3》。面对这样的情况,其实更应该关注电影本身。不能因为在淡季有高票房就说不正常,不能因为在真相还不明了的时候就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