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调研上半年最受欢迎的电影,估计很多人都会把票投给来自印度的《摔跤吧!爸爸》,所有评分网站都是清一色的9分以上,高达12亿多的票房,足以说明观众对这部电影有多么的喜爱。如果你看完《摔跤吧!爸爸》意犹未尽,那么请注意了,又一部精彩的印度题材大片《雄狮》即将于6月22日上映,相信会再次以亲情和现实打动中国观众。
有趣的是,《摔跤吧!爸爸》和《雄狮》不仅前后脚接连上映,而且两者之间还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同样都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亲情故事,前者是退役的摔跤手把两个女儿培养成世界观军;后者则是根据萨罗·布莱尔利的畅销书《漫漫寻家路》改编,该书记录了萨罗的亲身经历,5岁时在火车上与家人走失,在加尔各答流浪了几个星期,被送进一所孤独院后被一对澳洲夫妇领养,25年后他不远万里,凭借儿时的记忆和现代科技终于重回故乡。
同样是以亲情成就奇迹,前者是围绕女摔跤手成为冠军的故事,剑指性别歧视问题,不仅无情的讽刺重男轻女的现象,也对几百万过早失学嫁人的女童寄予了深切的关怀;后者则是对全印度的走失儿童现象进行了集聚和放大,把镜头指向印度大街小巷的灰色地带,黑暗中的拐卖、职能部门不作为、环境恶劣的福利院,处处令人触目惊心,同时也用萨罗不远万里重回家乡的故事,告诉印度每年8万走失儿童和他们的家人,永远不要放弃!
从剧作角度看,《雄狮》比《摔爸》难度大
除了亲情题材和现实主义手法有相近之处,两部影片在叙事风格上也同属一脉,所有的笑点和泪点都来自有效情节,而不是恶搞或硬煽,例如在《摔跤吧!爸爸》里面,两个女孩儿在学习摔跤的过程中不断遇到奇葩对手,每一场比赛都既紧张又有笑点,《雄狮》也是一样,在萨罗走失的过程中,明明每一步都很艰险,却通过不断遇到好心人、警察、人贩,人物之间的互动形成喜感,让观众的心情在欢乐、紧张、焦急中不断交替。
从剧作的角度来看,《雄狮》难度更大,故事从结构上看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一半是萨罗的加尔各答历险记,另一半则是萨罗成年后寻找家乡的心路历程。有趣的是,影片通过现实与记忆相对照的影像手法,在后半部分打通了青年萨罗和童年萨罗之间的时空,让他沿着记忆中的亲情呼唤,在哥哥和妈妈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接近梦中魂牵梦萦的家乡。
六项奥斯卡提名证明影片艺术含金量
正是出于这样极高难度既有强烈影像美感,又能准确呈现人物心理状态的影像,让《雄狮》得到了全世界最挑剔的评审们的青睐,获得今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女配、男配、摄影、改编剧本、配乐等六项题名,虽然最终与奖项憾失交臂,亦足以证明其艺术含金量和均衡的技术水准,其中特别是妮可·基德曼的表演,如入化境。
除了前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深情出演萨罗的澳洲养母,影片还集合几位重量级的明星,包括曾凭《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成名的戴夫·帕特尔,以及凭《龙纹身的女孩》获得奥斯卡影后提名、凭《卡罗尔》获得戛纳影后的鲁妮·玛拉,两人此次出演情侣档,分别饰演萨罗和女友露西。三大演技明星之间的情感戏,养母对家庭和亲情的维护,苦苦坚持至崩溃边缘,恋人之间从甜蜜到痛苦,至冰释前嫌互相鼓励,都会一次又一次引爆泪点。
最难得的是从孩子视角展现走失儿童遭遇
走失儿童这个题材,其实中国也拍过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例如彭三源导演的《失孤》,陈可辛导演的《亲爱的》,这些电影都是从父母的角度去描写寻找孩子的艰辛,而《雄狮》最难得的一点是完全脱离了大人的视角,而是从萨罗的视角去展现走失儿童的遭遇,他们遇到的坎坷和危险,使人们可以从另一个视角看现实的冷与暖,看社会和福利体制的缺陷。
因为源于真实的事件,所以这些鲜为人知的情节都具有真实感,也为寻找走失儿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幼小的萨罗迈开脚步,在加尔各达的地下通道、大街小巷之间狂奔,他所遭遇的危险和欺骗,真实反应出了所有走失儿童面临的险境,也展现了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焦急与害怕,渴望回家的心情,展示了印度社会鲜为人知的边缘地带,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
作为一部奥斯卡极别的影片,《雄狮》拥有非凡的影像和精神感召力;对于普通观众,这是一场惊险跌宕的冒险之旅,是一场泪眼朦胧的情感共鸣;对于印度每年走失的8万儿童,全世界每年走失的数十万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又是一只不灭的灯塔,像星星一样,照亮孩子们回家的路,照亮每一颗渴望着团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