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清朝,“第三代毕昇”金简再次改良了活字的排版和刷印,发明活字柜,改用字柜储字。“12个字柜大气排开,每柜又分抽屉200个,每屉分大小8格,字都按格储放,以部首检出,效率更高。在实践过程中,金简不断优化工艺,试出全套行之有效而且可学、可复制、可程式化、可标准化、可以总结成文的技法。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简撰成《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记载了活字印刷全过程,从造字,到刷印,到版面,巨细靡遗,并一一附图说明各道工序。金简因武英殿刻书立了大功,其后历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还入了上三旗籍。这是一个因工而贵的逆袭典型。”
历史长河浩浩汤汤,用五千多年的时间孕育出一个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詹船海说:“我们看到了无数了不起的工匠大师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许多精妙绝伦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科技创新提供着取之不尽的传承资源,给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昂首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精神底气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