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明星娱乐>港台>正文

陈可辛谈冯小刚:他是文艺青年 我是他的粉丝

2022-09-15 来源:网络整理 责任编辑:京百家 点击:

分享到:

陈可辛力战黑超冯小刚

北京时间9月29日,首次结缘便获得金鸡百花最佳导演奖的陈可辛出现在了北京,为即将开幕的香港电影主题影展做宣传。在发布会上,他说起刚拿到的这个奖杯,笑称,当时还在犹豫要不要参加,“后来得知可能有戏,所以才决定去了。而让我亲奖杯,都是因为现场记者告诉我,这是他们的习惯,结果才知道没有这个习惯,我被媒体骗了。”

冯小刚:我是他的粉丝

现场媒体也针对于前一天金鸡百花颁奖典礼上冯小刚苦坐4小时的尴尬遭遇,在现场提问陈可辛关于冯小刚的事情。对此,陈可辛回应称,自己也是冯小刚的粉丝,“我觉得《1942》很难拍,但难拍不代表一切,当我看到冯小刚的电影时,觉得他像是一个素未谋面却颇为熟悉的朋友,我认为他是个文艺青年,虽然大家都说他的片子非常商业,只是为了卖钱,我对此为他打抱不平。他现在的状态是,非常想拍以前没有拍过的,挑战更大的电影。”陈可辛也表示,《中国合伙人》是自己的一次回归,自己也曾拍过非常“装”的电影,后来发现,电影是一种追求,不能去装,需要更大的格局。

谈香港:香港文化可能就是它的没文化

现场,陈可辛说,自己是受香港新浪潮电影影响最深的导演,而那一代人拍的电影,也是让他踏足电影圈的原因。他认为,以前大家心中的香港就是一个暂时的避风港,很多人选择在这里歇脚,然后去其他地方。而对他来说,从小泰国、香港的两地生活,让他后来自觉到了那里都是异乡人。在2013香港电影主题展的序言中,陈可辛说,“要说香港文化可能就是它的没文化、它的没根性。自开埠以来香港一直处于外与内的隙缝,一方面是亚洲的中心,一方面在外人的指间。在国家之内也在国家之外,对外开放的市场令香港成为一个自由出入的移民之都。无独有偶,香港大部分重要的电影工作者都是外地华侨来港拍片,从早期大举南下的上海电影人到四五十年代泛亚合拍片到六十年代的邵氏、电懋,无一不是外来资金、外来人才。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战后成长的青年人开始出外学习,带入大量创新思想同时亦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形成香港电影史上的新浪潮。“由于创作者‘外’的背景、‘外’的经验,令他们对自身、身份、家的定义和情怀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和看法。那中西之间的挣扎,外在与内在条件的冲突,使他们既想漂泊又想有根,在爱与惧的边缘,引发出寻求身份的渴望。”

Copyright © 2021-2024 JINGBAIJIA.CN 京百家 版权所有 站点合作:350872411@qq.com
所有内容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立即删除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京ICP备1700094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