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则站在受众主体的立场,明确了手机电影的定位:“手机电影一定是在极为便捷的条件下产生的作品,它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属于大众,而不属于精英,属于民间,而不属于殿堂,一定是大众的狂欢。”
电影产业链在5G时代的延展
随着技术与工具的不断变化,硬件会反向导致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产生变化,辅之先锋创作者的引导和强大的民众基础,手机电影对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影响无疑会愈发凸显。
就像王丹的总结:“手机是5G互联网时代集中展示的工具和平台。而手机电影是电影产业链的延展。”而这个延展具体可表现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现有端口的支持。于前端,手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做到基本叙事,表达创作思维,然后参加创投。它不等于低廉,只是风格不需要那么华丽。对于一些真正想拍大电影的创作者来说,目前只能用手机去过渡和实践。于后端,他在做每部电影后期的时候,都会通过手机观看特效组和剪辑组上传的视频,更像是一种输血机制。
其次是与院线电影的关系。关于这点,几位嘉宾的态度高度一致,即手机电影无法取代院线电影,它是独立的影像形式。毕竟,手机不是电影设备,现阶段难以匹敌专业的器材,但是它可以在网络的语境中,将自由性做到极致,进而改变大家的生活方式。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未来也是如此。据李昌竹透露,现在华为的图像拍摄制式已达4K,符合院线银幕的成像标准,同时也有用机体自有收声的手机电影出现,未来手机电影将产生无限可能。
第三是手机电影的自有发展。郑大圣从创作角度表示:“手机电影没必要靠近传统电影的物理指标和美学意识,必然会发展出自己的语言和传输方式。我特别愿意设想有全手机流程制作的活动影像。从拍摄、剪辑到后期的混音与调色,都在手机界面内操作。”
针对这种想象,李昌竹从技术发展上进行了前瞻,手机视频会带来更大的软件、硬件、端云的协同以及一些硬件软件化的能力,有可能是云端的编辑机通过5G技术联到大家的终端上,让大家分时的去处理。致使整个商业逻辑和商业的信息流和资金流会有所改变。
而从内容的评选标准看,田羽生认为,应当在硬件配置上给予规定,郑大圣则认为,多想一些传统院线电影做不到的东西,采用一些仅有手机电影能做到的东西,比如竖屏拍摄,让风格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