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正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火热拍摄的《山河锦绣》剧组,迎来了一次现场探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赴郏县,同主创深入交流,代表总台对剧组工作给予了肯定与鼓励,并对作品表示了殷切的希望。
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在薛继军看来:“作为影视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站在记录时代进程、塑造奋斗史诗的精神高度上,用电视艺术抒写家国情怀。”
在当下,全景式展现这一伟大历程的电视剧《山河锦绣》应时而生。
而接下这一重要任务的《山河锦绣》剧组,正在河南的烈日骄阳下紧张地拍摄,全体主创齐心协力,一往无前。
时间紧、任务重的《山河锦绣》创作进展如何?一起走进现场!
细节才是王道!置景与造型助力真实
“像!”这是总台编务会议成员薛继军在现场说得最多的一个字。
看到拍摄村庄里的场景布置后,在场所有人都感叹其极具年代感与真实性,薛继军更是表示:“很像,很有味道!”
一下车,薛继军便来到监视器前,观看了一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监视器的另一端,是剧中赵书和与柳大满的饰演者——李乃文与胡明在村支部办公室的一场室内戏。无论是演员的着装,还是室内的布景,无一不在彰显着这部戏所追求的“接地气”与“真实”。
薛继军在与主创交流时表示:“劲头特别好!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看起来舒服又温暖。我们一定要力求还原,体现出故事中的戏剧张力。”
演员李乃文也回应道:“对的,细节是王道!”
薛继军还提出:“《山河锦绣》这个戏就是在讲一个‘变’字,要讲出变化的过程。摆脱贫困是他们深一脚浅一脚一步步走过来的。”
“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站在了地上,而不是悬浮的。影视创作一定不能虚假和喊口号。”薛继军与导演余淳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强烈的共识。
一场戏毕,一行人又在现场各个场景中穿梭,考察、了解置景情况。看似简单、朴素的屋内,每一样道具都真实还原了那个年代农村人的生活状态,薛继军表示“很有生活的气息”,还笑着补充道:“门上可以再加副对联。”
据该剧制片人赵倩介绍,《山河锦绣》在美术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之所以选择在河南的郏县拍摄,正因这里有非常多传统的古村落,剧组在真实场景的基础上,根据故事中年代的变化再进行改造与搭建。
因为时间紧迫,剧组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把四五个村落里的场景进行了调整,赵倩表示:“可以说我们这次在工期、质量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除了场景上的真实与接地气,演员的表演与造型上也同样如此。
赵倩介绍道:“该剧以陕南地区为原型,为了保证真实度选取的演员绝大部分都是西北籍的。用陕人陕语来体现农村戏的原汁原味,诠释出一种原生态。”
“即便有个别主演不是西北人,他们也都在非常努力地学习陕西话。演员对待角色非常用心,一方面是语言上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对自身呈现农民状态的钻研,他们都下了非常大的功夫。”
演员李乃文在中场休息时,笑着分享了自己练陕西话的故事:“疯狂练习方言,做梦耳边都是陕西话。”
在采访时,我们发现李乃文的牙齿上有许多黄斑,这是为贴合人物造型而特意画上去的。《山河锦绣》对真实感的追求,细致到了牙齿。
现场每个演员都“灰头土脸”,呈现出农村老百姓经过风吹日晒的皮肤;服装则都有真实的质感、岁月的痕迹。
一位服装老师分享道:“本来需要给演员的服装上加汗渍,但他们非常敬业,基本上都不脱衣服,长期下来衣服上就形成了天然、真实的汗渍。”
有了表演、美术、造型等多方面助推,期待未来在荧屏上看到一部真实、接地气的农村题材剧。
烈日下的挑战!剧组成员热情似骄阳
烈日当空,现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汗如雨下。
“酷暑天气、地理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制片人赵倩说道:“因为我们要拍贫穷,必须选择传统的老村落,有利于戏的真实度,但在戏外的交通、保障方面存在很多薄弱的情况。”
“但是大家都非常具有创作热情,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
正如赵倩所言,《山河锦绣》的全体主创都有在紧迫的时间里打造出精品的热情。
故事的时间横跨了三十余年,扶贫攻坚这胜利的一仗让剧中的人物生活发生了变化,演员的状态要变,生活场景、人物造型都得跟着变。
造型指导宋跃表示,这是造型设计上的一大难点——把握变化的“度”。
“剧中人物的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不能说直接从一个农村人变成了城市人,这样观众会觉得不切实际,这种变化是一种质感上的东西,其中的尺度是让我们努力去钻研的。”
不敷衍,对真实的高追求,是贯穿整部戏的创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