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校方在给学生们分发卷筒纸。本报记者 徐万涛 田振龙 摄
核心提示
5·12 汶川大地震对都江堰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为尽快恢复都江堰市高三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不耽误即将到来的高考,四川省教育厅和成都市决定将灾区4000名高三师生转移到成都市温江区(以前的温江县)。
5 月18 日中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接到成都市政府“接收4000 师生”的安置命令,当晚,该校8000 名大学生被动员紧急撤离,腾空教室和宿舍,创造了分流速度“一夜完成”的奇迹。
5 月19 日,该校为4000 学生免费提供的所有生活用品物质全部运抵,据成都市政府向《长江商报》透露,所有师生的生活费用均由学校暂时全部免费提供,财政将予承担。
19 日,20 多台大巴车开进几乎已成空城、余震不断的都江堰市,在水文化广场分两批将4000名师生接到温江,20 日凌晨2 点,所有学生全部安顿到位。但因地震部门通知,为防余震威胁,4000学生又在农科职院的操场上度过了第一个他乡之夜。
本报记者 姚海鹰 刘渐飞
昨日中午12点30分,微风,无雨,成都温江区的气温在22℃左右。4000名来自都江堰重灾区的高三师生,正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农科职院)的3号双层食堂门前排队领取午餐。
长达百米的两条队伍秩序良好,毫无喧哗,热腾腾的饭菜散发出来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记者注意到,这些因余震而不得不在操场上露宿一夜的学生们并不显得疲惫,很多女生刚洗过头发,不少男生手里还拿着篮球,大家衣服整洁,气色也不错,显得彬彬有礼。这是自5 月12 日地震以来,4000 名都江堰高三师生所度过的最为从容幸福的时刻。从5 月18 日开始,经过连续三天的统一大转移行动后,这4000 名受灾师生终于来到了他们向往的安身之所。
来自都江堰玉垒中学的高三女生艾凤,端着刚从食堂打来的饭菜,两眼噙泪,面容平静地告诉记者:“我昨晚听到有8000 多名大哥哥大姐姐因为我们的到来而被提前放假后,我觉得自己应好好复习,把高考考好。”
那么,对于成都农科职院来说,8000 名学生一夜撤离,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本报独家探访了这次“超常规”安置中的感人故事。
紧急 一天内学校接到两道急令
一位教育官员在电话里叮嘱,这个通知就是命令,不能有半点怠慢和拖延,“它将影响近4000 名孩子是否能正常参加高考”。
“上级部门要求我们一夜之间,让8000 余名大学生全部放假离开学校。”
昨日上午,成都农科职院的一位副院长简短而有力地告诉记者:“为配合震区,我们必须做到。”在他看来,在地震灾难面前,唯有服从命令,把学校最好的课桌、最好的教室以及最好的宿舍,全部让给灾区师生,才是最应该做的。
据悉,5 月18 日之前,农科职院被成都市政府要求接收都江堰高三师生2000 人,但在18 日当天中午,却突然接到上级通知:因灾情严重,学校必须要为4000 高三师生提供学习和生活场所。一位教育官员在电话里叮嘱,这个通知就是命令,不能有半点怠慢和拖延,“它将影响4000 孩子是否能正常参加高考”。
但是,一个规模不大,已有12000 多名学生,教学生活空间原本就很饱和的农科职院,要安排2000 人就已经很为难,而现在又突然增加到4000 人。学校该如何接纳呢?而且,并非简单的安置吃住,接纳的要求是:“不仅要让他们生活好,而且还要学习好,是为高考备战”。
就在中午时分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学校院长卢晓东和党委书记韦泰旭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校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全部参加,在不到半小时的会议里,学校干净果断地确定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将学校06、07 级的8000 学生立刻提前放假,腾出其中最好的教室和宿舍,为保证这8000 学生的学业不受耽搁,8 月中旬,他们将提前复课。
当这个方案在第一时间被校方领导口头报告给上级部门时,立即获得了批准。一位领导在电话中颇为感慨地说:“这个决策既科学又合理。”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命令是,必须在18 日当天就把学校8000学生“妥善安排放假撤离”,因为“灾区的4000 高三师生要尽快进来,他们不能等。”这意味着,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学校必须完成6 个分院、8000 学生的“动员放假”工作。
要知道,8000 学生中五湖四海各个省份都有,最远的学生来自拉萨和乌鲁木齐,而成都四川本地的只占少数